第(1/3)页 焦香居重新开业后的第三个月,生意渐入佳境。新装修的店面窗明几净,墙上“烈火真金”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何雨柱却不敢有丝毫松懈,每日打烊后都要亲自核对账目,检查灶具。 这天清晨,何雨柱照例第一个到店。刚打开卷帘门,就看见门缝里塞着一封匿名信。信纸皱巴巴的,上面用剪报拼贴着一行字:“树大招风,好自为之。” 马华凑过来一看,气得直跺脚:“哥!这肯定是陈局长那伙人干的!” 何雨柱没说话,把信纸仔细收好。他想起老书记说过的话:“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果然,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先是区卫生局突然上门,说接到群众举报,焦香居的卫生不达标。 “何老板,你这消毒柜温度不够啊。”带队的科长指着温度计,“按规定要120度,这才115度。” 何雨柱耐心解释:“科长,这消毒柜是新买的,有合格证...” “合格证是合格证,实际温度是实际温度。”科长打断他,“按规定,停业整顿三天。” 人一走,马华就红了眼眶:“哥!他们这是鸡蛋里挑骨头!” 何雨柱没争辩,默默在门口贴上停业通知。他让雨水去买了最高档的消毒柜,又请来厂家技术人员现场调试。 三天后重新开业,卫生局的人又来了。这次温度达标了,他们又挑别的刺: “何老板,你们这垃圾桶没盖盖儿。” “员工健康证快到期了,得重办。” “后厨有只苍蝇,得罚款。” 何雨柱一一照办,该换的换,该办的办。他知道,这些人不过是前台的小卒子,真正的黑手还在后面。 果然,更大的麻烦接踵而至。这天中午,饭口正忙,突然来了几个穿工商制服的人。 “何雨柱同志,有人举报你使用地沟油。”带队的队长亮出证件,“我们要抽样检测。” 后厨的油被取样带走,店里顿时乱成一团。有客人当场摔筷子走人,有客人要求退钱。马华急着要理论,被何雨柱死死拉住。 “让他们查。”何雨柱平静地说,“清者自清。” 检测结果要三天才能出来。这三天,焦香居生意一落千丈。街面上流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 “听说傻柱用的油都是饭馆泔水炼的!” “怪不得他家菜这么香,都是添加剂!” 更可气的是,对面街新开了家“客满楼”,老板是陈局长的远房外甥。这明显是冲着焦香居来的。 第三天,检测结果出来了:全部合格。何雨柱把检测报告复印了一百份,贴在店门口,发给每个客人。 但损失已经造成。焦香居的声誉受损,客人少了一半。更糟的是,原料供应商开始动摇,有的要求现款现货,有的干脆停止供货。 “哥,这样下去不行啊。”雨水愁容满面,“这个月已经亏了三千多了。” 何雨柱没说话,翻看着账本。突然,他想起南方考察时学的一招——透明厨房。 说干就干。他请来施工队,把临街的墙改成落地玻璃窗,灶台正对着街道。路人能清楚地看见厨师炒菜的每一个步骤。 “哥,这能行吗?”马华将信将疑。 “试试就知道。”何雨柱系上围裙,“从今天起,我亲自掌勺。” 透明厨房一开,立即引起轰动。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有人说这师傅手艺好,有人说这店干净卫生。渐渐地,客人又多了起来。 但对手不会善罢甘休。一天深夜,何雨柱正在对账,突然接到个陌生电话: “何老板,要想生意安稳,明天拿五万块到西山公园。否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