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谨慎小心-《四合院:从教训许大茂开始》


    第(1/3)页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店内,何雨柱总是第一个到店,仔细擦拭灶台,清点食材,仿佛要将每一分心血都融入这方寸天地。

    但在这片繁荣背后,何雨柱心里清楚,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他让马华在店里额外安装了六个高清摄像头,账本一式三份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就连泔水的处理都建立了详细的台账,每日由专人签字确认。

    这天清晨,天色未亮,何雨柱照例第一个到店。刚打开卷帘门,就看见门把手上挂着一个黑色塑料袋。

    他警惕地用长棍挑开,里面赫然是一把带着暗红色污渍的剪刀,还有一张用报纸剪贴的字条:"树大招风,见好就收。"

    马华闻声赶来,气得要去报警,被何雨柱拦住:"且慢。这种恐吓查不出结果,反而打草惊蛇。"他不动声色地收起证物,用塑料袋仔细封装好,藏在柜台下的暗格里。

    平静日子过了不到一周,更大的麻烦接踵而至。区里新调来的李副局长突然带队视察,三辆公务车停在店外,阵仗惊人。

    "何老板,"李副局长皮笑肉不笑地环视店内,"听说你这典型单位经营得风生水起啊。不过..."他话锋一转,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典型更要带头规范经营,可不能有丝毫马虎。"

    随行人员立即开始细致检查,提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消防通道宽度少了零点五厘米,消毒记录少了一个签字,甚至连厨师工作服纽扣颜色不统一都成了需要整改的问题。

    "何老板,"李副局长拍拍他肩膀,语气意味深长,"给你三天时间整改,否则只能停业整顿了。"

    人一走,马华就红了眼眶:"哥!这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

    何雨柱沉默不语。他想起昨晚老王悄悄传来的消息:这位李副局长是陈局长一手提拔的亲信,此次分明是来为老领导出气的。

    整改需要大笔资金。何雨柱仔细核算后发现,全部落实需要五万八千元。店里刚刚缓过劲来,账面上的流动资金根本不够。

    "哥,要不...我去找刘秘书长说说情?"雨水小声建议。

    "说情?"何雨柱摇头,"越是说情,他们越是来劲。"

    深思熟虑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贷款整改。以焦香居为抵押,从信用社贷款六万元。

    马华急得直跳脚:"哥!万一还不上贷款怎么办?"

    "没有万一。"何雨柱眼神坚定,"要么翻身,要么翻船。"

    整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然而就在工程完成大半时,又发生了意外。一天深夜,工地突然起火,新购置的价值两万元的消防器材全部付之一炬。

    纵火者是个生面孔,被当场抓获后一口咬定是"个人恩怨"。但何雨柱在他口袋里发现了客满楼的工作证。

    案子虽然破了,损失却已造成。更糟糕的是,贷款到期日日益临近。

    "哥,"雨水哭着说,"要不...我们把店盘出去吧?"

    "盘给谁?"何雨柱冷笑,"盘给对面虎视眈眈的客满楼?"

    经过彻夜思考,他做出了一个更加冒险的决定:扩大经营规模。将隔壁空置的仓库租下,改造成火锅城。

    "你疯了!"马华吓坏了,"现在生意这么差,还要扩大规模?"

    "正因为生意差,才要寻求突破。"何雨柱语气坚决,"火锅成本低,利润高,回本快。"

    说干就干。他取出全部积蓄,又借了一部分民间借贷,火锅城的改造工程热火朝天地开始了。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秦淮茹的妹妹秦京茹。她提着礼物来找何雨柱,言辞恳切:"何大哥,我姐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我想替她弥补..."

    何雨柱注视着她与秦淮茹极为相似的面容,心中百感交集。最终,他收下了秦京茹,安排她在前厅担任服务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