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说完了粮仓的事,朱高煦突然静静看着夏原吉,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 夏原吉太了解皇帝了,瞬息脸色就变了,皇帝这是要准备用大钱了? 皇帝想干嘛? 夏原吉脑子飞快盘旋起来。 去年大明四面打仗,都没花多少钱,打完后,最后还大赚了一笔,现在国库钱粮都远超永乐初。 难道皇帝想给全国官员发奖金? 夏原吉喜欢奖金,但如果给全国官员发,他肯定打死都不同意。 他思来想去,想不到皇帝有什么要用大钱的地方? 难道又要疏通运河? 洪熙二年朝廷开始疏通北平到山东的运河,干到现在还没完成呢,但进度比原历史朱棣干的要快,而且要好。 因为其中有一半是交给民间来干,皇帝专门用来比较,看官方主持的好,还是民间主持的好。 事实证明,现在还是民间干的更好更快。 毕竟后世那么多一包二包,偷工减料,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学会,而且朱高煦是过来人,朝廷验收的很严格。 现在民间很积极参与朝廷工程,因为做的好,就可以连续的接,连续的赚钱。 就在夏原吉百思不得其解时,朱高煦终于缓缓说话了。 “朕今年可能要用到大量的银子。” “陛下,休养生息啊。”夏原吉急了。 皇帝直接开口要钱,他好慌张。 “你急啥。”朱高煦又好气又好笑:“又不是打仗。” “?”夏原吉涨红了脸,心想,建大程,也要动员很多劳力的。 虽然现在朝廷有运来外藩百姓来干苦力,那也是要供吃供住的啊。 “朕想推广教育。”朱高煦终于说出来了。 “。。”夏原吉一脸不可思议,很快大喜:“陛下英明,臣举双手支持,陛下要多少钱?如何——推广?” 皇帝当年取消读书人优免,夏原吉其实是不高兴的,但也没说什么,毕竟他知道皇帝铁心想干的事,很难劝说。 他以为皇帝又要重启读书人优免和补贴了。 “朕抽空写了个东西,夏部堂可以拿去好好看看,然后估算着需要多少钱,多少人,做个预算,上报给朕。”朱高煦一边说话,一边挥了下手。 钟显马上拿着一叠材料走过来,递给了皇帝。 皇帝打开看了看,又递给夏原吉。 夏原吉迫不及待当场打开。 “关于组建大明教育科技部的方案——” 他初看了几眼,内心非常震憾。 皇帝要把礼部仪制清吏司的部份权限,即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专门划拔出来,归新成立的教育科技部。 并且从六部扩为七部。 这是历代六部制以来,第一次变为七部,绝对是开创了先河,如果算上军事上刚刚重组的三部,大明现在已经有十个部了。 当然,军事三部不进内阁,也就算了,夏原吉估计这教育科技部,将来要进内阁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