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武将们也不例外。 现在的武官可不是和“不学无术”、“大字不识”、“莽夫”联系在一起的,文武之间的边界并没有那么分明。 文官一样提刀砍人,武将同样吟诗作赋。 放到此时,也就是同样的懵逼,同样的怀疑人生。 这都是些什么鬼! 那唐奇是哪儿蹦出来的,脑子里哪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题目! 刘彻嘴角抽了抽:“唐先生可曾解答?” 本想直接考教殿中的官员,可扫了眼底下群臣的表情,汉武大帝明智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给太学生出的题目,要是朝中这么多精英都答不出来,脸面何在! “回禀陛下,安定候的确解答了。”郎官面露难色,“可数术的学问着实太过精深,臣听不懂也记不住,请陛下恕罪。” 刘彻无语。 那能怎么办呢,莫非要把这郎官拖出去打屁股? 算了吧,反正唐奇等会儿就到了。 “还有什么吗?” 刘彻郁闷的问,环视大殿一圈,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那郎官低着头看不见皇帝,也不知道他家陛下现在很尴尬,只是如实的把唐奇嘱咐学生们的那通话,一字不落的复述了一遍。 殿中瞬间落针可闻! “安定候,真那么说?!” 首先出声的却不是刘彻,也不是其他高官,而是差点被揣进历史长河里的董仲舒! 这位当世名儒兴奋的立起上身,呼吸急促不已:“那安定候,果真是如此嘱咐学生们的?!” 郎官满头雾水,看了眼天子才道:“的确是这样。” “好,好啊!”董仲舒猛地跨出来,对刘彻一揖到底,满面胀红道,“恭喜陛下,我大汉得一贤才啊!” 出乎意料的是,董仲舒此前每次发言,都会有不少人反驳。 这次却无一人出声。 大多数官员,还处在震撼之中。 只有董仲舒亢奋的喊声,在大殿中回荡:“夫子言,有教无类,臣今日才得见我大汉有如夫子者。” “陛下,安定候乃贤才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