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招娣脸一热。 她还真是来借钱的,不过,不是借学费。 她十六岁了,身份证这几天就办下来了,到时偷走身份证,买张票离开这个可怕的家。 刘雯雯见表妹一脸尴尬,哼一声提起书包,“你当我家钱是大风刮来的?我爸我哥在城里工地辛辛苦苦打工挣的!我家的楼房还欠着一两万块钱呢。” 二姑还奇怪呢,“雯雯怎么走了?鸭蛋夹馒头还没拿呢。” 她招呼侄女,“招娣儿,昨天的米饭还有一点,我刚给你做了碗蛋炒饭,你多吃点啊,有营养伤口才好得快。” 二姑在炒饭里还放了切成丁的火腿肠,配着翠绿的葱花和金黄的炒蛋,宋招娣从前最喜欢的食物就是这个,可她想着雯雯的话,心里像塞了块石头,哪里吃得下。 二姑看得出宋招娣今天是藏着心事的,可问了半天,她什么也没说。 临走前宋招娣帮着二姑把移动货柜一个个从屋子里推出来,“姑,我得回去打猪草了。” 二姑给她一顶草帽,“别晒坏了,记得一天换三次药膏。” 想了想,二姑又说,“你也别怨你爸妈偏心你弟,咱们农村就是这样,你想想,咱们这儿连宅基地都是按男丁人头分的,家里没男娃哪成呢?咱们只能自己给自己多筹划,不然,能靠谁呢?” 宋招娣笑笑,“我明白的。” 她沿着公路走了一会儿,回过头,二姑仍然站在门口,见她回头又挥了挥手,心里顿时涩涩的。 小时候她不止一次想过,要是她是二姑的女儿多好! 她没跟二姑提借钱的事。 来的路上她满心怒火,只想赶快离开这群可怕的“家人”,但冷静下来一想就知道这办法行不通。 十年后宋李村交通方便,附近的观音山是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可现在,附近最近的火车站也在十里外。恐怕她还没到车站就有多管闲事的人通知她爸妈了,就算她侥幸成功逃走了,任谁一想都会觉着二姑肯定借钱给她了,宋大明哪能罢休呢?这不是害了二姑一家子么? 而且,她本想着就算偷不到身份证,到了别的城市补办一个就行,可冷静之后才想到,现在是1997年,离全国户籍信息联网还早着呢!现在身份证只能回原籍补办!要到2017年以后才能异地补办——二十年后! 这还不是最糟的,九十年代各大城市还在执行“收容遣送”制度,三无人员一旦被发现就要被送进收容所,遣返原籍。没有身份证,没有固定住所,没有稳定工作的外地人就是三无人员,尤其她现在又成了未成年人,被查到了更容易被认定是三无! 她怎么会把这个给忘了呢? 宋招娣出了一层冷汗。 收容所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你根本不知道和你关在一个房间里的人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 在g市打工时有个倒霉的工友休息日进城玩忘记带身份证工作证,被送去收容所后和人起了口角,结果被打断了右手,残疾了。吓得她此后几年都没敢去市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