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球员们的担忧-《冠军中场》
第(2/3)页
听起来很离谱对吧?就拿蒸蒸日上的英格兰联赛举例,现在一名英甲级球员一年可以挣5万英镑,英冠球员一年能赚50万英镑,而英超球员仅仅工资一项就能平均每年入账200万英镑,再加上什么赢球奖金、广告代言,收入基本都是俯视苍生的水平。然后,他们竟然把自己十几年职业生涯赚到的2000多万英镑约合近两亿人民币在5年内就全部花光……
然而这个巨大的花样败家群体,却是球员本身,以及社会、经济、家庭等一系列因素共同造就的。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则是很简单,球员其实和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的职业生涯就是兢兢业业几十年然后拿个养老金过上种花种草喂狗喂鸟的幸福生活。不出意外的话在退休以前收入应该是一直上升的,但球员就不一样他最赚钱的就是踢球的那十几年,退役之后,收入立刻直线下降。
除了被当场击毙的阿特金森外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是英格兰著名球星汤米-劳顿,他曾经先后效力于埃弗顿、切尔西和阿森纳,上世纪50年代曾经代表英格兰队在23场国际比赛中打入了22粒进球。当时人们对劳顿的头球功夫赞不绝口,甚至有人传言他头球时能在空中悬浮,基本就是个足球版的钢铁侠。
与富裕的钢铁侠一样,在踢球的时候,劳顿拿着每周20多英镑的联赛顶薪。但在他退役15年后,20英镑就变成了一个极小的数目,导致没有其他生存技能的劳顿多次写信向他之前的好友阿滕伯格爵士借钱。最终,劳顿在潦倒中去世,并且多次劝告自己的儿子汤米二世“千万不要再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
按照英国现在的社会保障体制,英国人到了65岁才能开始领取每周最低1484英镑的养老金。但大多数球员在35岁就退役了,如果没有其他工作,他将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收入。也就是说,一个职业球员在他那光鲜亮丽的十几年时间里赚到的钱,需要掰成好几十年花,而且还得考虑那没完没了的通货膨胀。
要知道根据bbc的统计,近30年英镑的实际购买力贬值了差不多66%。也就是说,1986年赚到的100万英镑一直留着不动,今天的实际价值只剩了当年的1/3。
这样看来要是你之前积累的资金并不多,那么存银行吃利息这种事便可以直接免谈了,只能考虑做投资,可真要做投资,大多数文化都不及格的球员能够办到吗?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会有人说那就请职业经理人帮忙投资啊,但现实情况是被骗得倾家荡产的球员数不胜数。
再加上大多数的球员们在踏入豪门一线队之前普遍都是过着较为贫穷的生活,一夜暴富后迎来便是他们疯狂的炫耀与挥霍,就这一点来说圣蒂亚戈与巴内加两人都是深有体会,更遑论在他们眼前那些活生生的南美球星例子了。
比如西布朗维奇后卫利亚姆-里奇维尔曾经在自家厕所里用一叠20英镑面额的钞票擦屁股,爆发了著名的厕所”事件。曾经有位英超球员买了6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但他并不能开。因为他的职业合同禁止他开摩托,以防止出车祸影响职业生涯。但他还是买了,原因只是大家都买了一辆,所以我想买一堆……
又比如阿斯顿维拉前著名球星李-亨德里,他在球员时期给自己的父母、哥哥姐姐、七大姑八大姨都买了大宅子,然后退役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财力继续还这些房贷。更不幸的是,后来英国房地产还崩盘了,他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了1000万英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