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难道是国外书籍?”女记者问了出来。 苏昭昭摇了摇头,“不是国外书籍,就是我们国内的书籍。” “书名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版的?” “《肘后备急方》、《金匮要略》。” “啊?” 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们都是大学生,虽然没有看过书,常识还是有的,自然知道这是千年前出版的书籍了。 书上有写这些吗? “你们没听错,早在两千年前,我们国内便有了急救之法,《肘后备急方》上边便写过,咽芦管人工通气,吹气入口,可供氧。《金匮要略》也记载了心肺复苏的方法。华佗先生中藏经中更强调了心肺复苏的持续性,吹气入口,更递嘘之直至苏醒,活了能语方可停止……” 苏昭昭巴拉巴拉一顿输出,这些话她本来是想说给顾衡听的,可顾衡一直没问,现在记者问了,干脆就说了出来,免得一个个的一提到书,就以为只有国外的书才有急救知识,在急救这一块儿,其实我们比国外早了一千多年! 可惜,传播不广。 比两位记者更惊讶的是刘主任,还有在外面悄悄偷听的其他人。 小苏/苏姐,懂得可真多啊! 女记者:“所以,你的急救知识,真是你自己在书上看的?” 苏昭昭面不改色心不跳:“当然!”上辈子而已。 两名记者很想马上翻书看一看,“那书能给我们看看吗?” 苏昭昭遗憾的摇了摇头,“好些年前就已经被一把大火烧干净,你们要是想看,图书馆里肯定能找到。” 在原身的记忆里,顾父有一书柜的书,医农方面的书都有,还有几本非常宝贝的古籍,可惜都被一把火给烧干净了。 两名记者已经决定,回去后有时间就去图书馆找一找。 女记者心里更是绕了几绕,已经在想要不要写一篇关于‘急救’的报道了。 就从我国最早的急救学开始! 采访完,两名记者准备去学校,刘主任便让苏昭昭和何芳一起去,到时候把人带回来吃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