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为国推演,为工殒命。-《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3/3)页

    “赵䎝为公,殚精竭虑,昨日在做完最后一件事时,含笑而去了。”

    听着朱元璋的话,徐本似乎想做疑惑的表情,似乎又是在控制着自己不要哭出声。

    过了好一会,徐本才缓过神来,弯着腰,好似一瞬间变老了一般,颤抖着手从地上捡起了折子。

    虽然对赵䎝的身死,感觉到十分难过。

    但是工部尚书的位置却不能空出来,朱元璋宣布,先由李敏代替。

    等仵作验证赵䎝,确实是正常死亡之后,再由李敏正式担任工部尚书一职。

    至于赵翥去世的葬礼,若是赵翥死在家里,那还是应该让自家操办。

    但是赵翥是去世在工作岗位上,又应该由朝廷来办。

    好在后来赵翥的家人,拿出了赵翥提前写好的遗书。

    遗书中赵翥希望不要麻烦朝廷,一切由家里简单办一些就可,最好吊唁停灵之后便直接下葬,一些无用的流程和礼节便免掉。

    对于这样一个为了国家而去世的人,文武百官以为朱元璋会赏赐一些金银,然后在给赵家赏赐一个牌匾什么的,最多也只是封个侯而已。

    不出百官所料,赵䎝奠定大明海军未来,被朱元璋封为【致远侯】。

    但是让百官没想到的是,除了照例给赵家赏赐的千金外,朱元璋居然直接打破惯例,要为赵翥成书立传。

    这一下可让文武百官都震惊了!可是在前朝从未发生过的事!

    那些被立传的人,大多都是去世一二十年之后,由后人整理资料为其立传。

    毕竟能被立传,那就相当于已经拿到了进入史书的门票,还是单独一本的那种。

    一时间,因为赵翥立传这件事,整个官场上的气氛变得十分诡异。

    既为老友去世,而痛哭伤心官员。

    也有羡慕赵䎝,能获此殊荣的官员。

    怕文武百官明面上臣服,暗地里败坏一个为国而死忠臣的名声。

    朱元璋直接让太监将赵䎝设计的航母概念图,展示给百官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