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苦讯-《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2/3)页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朱元璋让干活也很合理。

    现在科学院内留下的人,都是装成科研人员的死士。而老陶他们都被送到了应天附近的官办学堂,给学生们授课去了。

    所以目前来看,张天赐其实是没什么活可以做的。

    这每天吊儿郎当摸鱼的态度,在朱元璋这个封建资本家看来,那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咱天天批奏折都能干一个通宵,你作为科学院祭酒,怎么能不工作呢?

    你不工作,大明还怎么兴旺,你不工作大明还怎么富强!

    左右分析了一番,张天赐还是叹息一声,看来今天这个活是躲不掉了。

    既然躲不掉,那就干普查吧。起码,这个活自己算是主导者,做起来也很自由。

    正好将计划中的社区和街道的模式,往民间推广一番。

    让底层的权力结构更复杂,才能更好的避免出现,独断权力的低层官僚。

    现在大明的的基层力量,由基层税务人员-基层捕快-县衙官吏,三股力量组成。

    如果在引入社区和街道两种权力结构模式,就能更好的削弱县衙和捕快二者手中的权力。

    正当张天赐思考着,该怎样向基层推广自己想的政策时,门外却传来快步的跑步声。

    只见一个太监,跌跌撞撞的跑进御书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不好了陛下!”

    “工部尚书赵䎝赵大人,去世了……”

    朱元璋闻言先是一怔,随后瞳孔一缩,猛地站了起来:“赵䎝走了?他……”

    只听那太监哭哭啼啼,哽咽的说道:“赵大人刚刚和侍郎李敏李大人在做规划,赵大人觉得有些累,便让侍郎大人出去叫一趟车,没想到就这么短短的一阵功夫,尚书大人就去世了。”

    “李敏李侍郎正在往这边赶,他说尚书大人留下了很重要的东西,要亲自交给陛下。”

    朱元璋先是沉默,随后张了张嘴,好像要说些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