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太医院那群保守派的想法,张天赐因为不懂药学原理,只能是任由他们保守派研究。 因为太医院的研究实在是过于残忍,张天赐只是简单转了一圈,便匆匆离开了太医院。 因为被禁足的原因,很多工作都堆在了一起。等转完这一圈后,已经到了中午。 张天赐这时才整理了一下自己怀中揣的奏折,去皇宫找老朱。 这次事件平息之后,进出皇宫又恢复了之前的轻松,只是门口之前熟识的守卫都被换了一波。 来到御书房,老朱不知道在看什么表单,身旁则站着蒋瓛。 “微臣张天赐,参见陛下。”张天赐先是行礼,随后继续说道:“微臣有一份关于教育的奏折要上书。” 朱元璋抬起头,目光从表格上抽离出来。 看着张天赐现在老老实实的样子,呵呵冷笑了一声:“咋,现在知道怕了?” “说说吧,什么教育的事啊?咱不是每个县都搞了个学堂嘛?你觉得还不够?” 张天赐轻咳一声:“学堂是够了,可是老百姓的识字率呢?” “商业越来越繁荣,再加上农学院在育种,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壮劳力进入市场,摆脱土地的依赖。” “如果不打好扫盲的提前量,那只会造成严重的矛盾,工人和商贾之间会出现不信任和血腥冲突。” “这类事情都不用多,只需要出现几次特别恶劣的事件,就足以引起一地的动荡!” 朱元璋听着似乎不是很上心,全大明千万人口,全民扫盲那得费多大的力气? 而且就算派人教,老百姓也不一定愿意啊。 实际上,后世全民扫盲的时候,也曾有过这种问题。 老百姓不愿意学,外加那时候繁体字又过于复杂,种种原因下来,几乎导致了全民扫盲的停滞。 直到后来教员和周先生提出了简化字体,外加让政委和指导员,挨家挨户的和百姓说清认字的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