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元璋的身旁站着一名书吏太监,这太监可以说是皇宫内少有认字的太监,只见他刷刷刷挥毫着炭笔,在纸上奋笔疾书。 张天赐将这事看在心里,只想着铅笔难做,做个自动铅笔是不是会更方便? 朱元璋这时冷笑一声:“说的不错,不过你这赎与漏,可都是要大价钱才能完成的吧?你觉得咱大明,担得起?” 张天赐解释道:“自然担得起!” “我大明坐拥天下,最大的资产从来不是什么白银与粮食,而是那些愿意为国奋斗,为国分忧的黎民百姓。” “陛下,还记得微臣刚才说了,将经济从农业手工,转移到工业与贸易吗?” “我们没必要现在就开始赎买土地,我们完全可以先发展工业,到时国家在反哺农业即可。” 朱元璋皱了皱眉:“贸易,商利己而非国,元初年资敌的商贾数不胜数,你还指望那些商人?” 张天赐摇摇头:“商人绝不可信,但是微臣也没打算信任商人。” “微臣的意思是,我大明以国家的身份,自己来贸易。” “以国家的信用和名义,成立国家企业,直接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以我瓷器丝绸,换取海外的粮食白银,以此富足天下。” “海禁之策,你可知为何!”朱元璋突然发问。 张天赐立刻拱手解释道:“陛下,对此微臣只有一言!” 朱元璋略微有些好奇,便问道:“什么言?” 张天赐伸手握拳,向下一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