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说宋哲宗赵煦之前,首先要说他爹宋神宗,同样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 【在位期间,重用王安石为丞相,支持变法改革。】 【对外,打下了安疆定远等地,对西夏采取强硬态度。】 【虽然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变法对大宋来说有些折腾,但的的确确让大宋有了一丝活力。】 【熙河开边是有些劳民伤财,但带给大宋的,是实实在在的一丝兴盛意味,实实在在的一丝汉唐气息。】 【而当时还尚且年幼的赵煦,对父皇的种种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肯定和崇拜。】 大秦。 嬴政微微眯起眼睛,呢喃道:“王安石?” “朕记得在张居正的番外篇里,就曾提过这个名字。” “听仙人的意思,这王安石确实是个人物。” “宋哲宗赵煦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有明君的心态,那就不足为奇了。” 大唐。 李世民不禁挺直了腰板,望着天幕聚精会神。 “汉唐气息吗?看来这大宋的君王,也不全是卵蛋啊。” 大宋。 赵匡胤嘴角咧开,嬉皮笑脸。 “宋神宗,宋哲宗,我大宋有两代明君啊,好好好!” “只要保持变法改革,对外采取强硬态度,我大宋未尝不会超过前世的汉唐!” 刚才天幕之上说的明白,宋神宗是实实在在打出了一丝汉唐气息。 只要一切顺利,那大宋就能慢慢好起来! 【但可惜,宋神宗在位期间,没有以更加狠厉的手腕去除掉旧法党,甚至两次罢免王安石的丞相之位。】 【剩下的新党势力,也只是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苟延残喘,变法改革之路十分坎坷。】 【元丰八年,还处在壮年时期的宋神宗驾崩,年仅九岁的赵煦继承大位。】 【但朝权并没有交给赵煦手中,而是由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把持大权。】 【这无可厚非,毕竟当时的赵煦年仅九岁,不应该被委以重任。】 【但毫无疑问的是,高滔滔对权力是极度渴望的。】 天幕之上的声音顿了一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 【本来就反对变法的高滔滔,有了权力之后,心中也升起对宋神宗的不满。】 【在改革变法的所有成果全盘否定后 ,还将保守派领袖司马光位居高位。】 【而司马光上位之后,彻彻底底的恢复了旧法,新法无论好坏一律废除。】 【这还没完,他还将所有新派官员,甚至只是和新法沾边的官员,都给贬谪。】 【对内清除异己,对外,高滔滔和司马光选择了和宋徽宗宋钦宗一样的政策。】 【割地赔款!】 【大片土地被司马光拱手送给了西夏,就算西夏的胃口越来越大,司马光也坚定的执行妥协退让的政策。】 【宋神宗一辈子的心血,被高滔滔和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全盘葬送。】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