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后寿宴之日,摩天殿与明月楼两处同时走水,据说火势极大,摩天殿里的佛像被烧成灰烬,供太后寿宴赏灯的明月楼也被烧得只剩残垣。 这般火势诡异且蹊跷,禁军还未查出原因,京城就开始悄悄地起了非议。 有人说,这是太后无德,佛祖发怒了。 为佐证此观点,还将此前贺州私设赋税的案子扯出来。 “贺州知府私设赋税闹得不小,后来太后生病,便不了了之,为此还白白赔了御史台高儆高大人。” “高儆你们都知道吧?那可是位铁骨铮铮的清官,就因为弹劾太后,被罢官免职......” “可我听说贺州赋税的事是百姓自愿孝敬太后的啊。” “嘁!你也信?那是梁家巧立名目敛财的手段而已。你想啊,谁愿意把一年来辛辛苦苦种地所得的几个钱孝敬给别人呢?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哪还有这等心思?” “说得对!估计太后也知道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提,皇上孝顺也自然不提。这下好了,惹得佛祖发怒。” 传言犹如锅里的蒸汽,一点一点蔓延,才短短两天时间全京城的百姓都在议论。但凡揭开蒸笼盖,整锅热气便会如雾如山腾起。 最先揭开盖子的,是御史台监察史范正阳。 第三天时,范正阳在早朝上了道折子,弹劾梁家染指贺州赋税罪大恶极。这道折子里列举此前的证据若干,又采纳民间百姓传言,虽只字不提太后,却句句将太后摆在明面。 毕竟,摩天殿失火、佛祖盛怒便是最好的证明。若此事不查,天怒难消,民心难平,大曌必起祸端。 信国公怒斥范正阳血口喷人,后党也纷纷跳出来指责范正阳目的不纯,以讹传讹信以为据滑天下之大稽。 而范正阳此人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这里要说一下范正阳的来历。 范正阳是御史台后起之秀,此前在翰林院当编修。入御史台也才不过两年。然而他为何骨头如此之硬,胆色如此之壮? 便要说到其知遇之恩的恩师高儆。高儆是两朝元老,上谏皇帝,下谏百官,一身清骨,刚正不阿。范正阳素来将恩师当作楷模,彼时因太后生病,皇上压着此事不查,范正阳便也按兵不动。 现在,太后寿辰已过,且正好有摩天殿与明月楼事故,以及百姓民心支持,他顿觉时机成熟时不我待,第一个站出来写了这封弹劾梁家的折子。 跟以往弹劾的折子不同,两个月前众人只敢弹劾户部和贺州知府,而范正阳的这封折子像一把利刃,直戳梁家心脏。 于是,信国公在朝堂上头一回不顾世家脸面对范正阳破口大骂,而太后更是直接气病了。 这回是真的病了。 一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边是黎民百姓的愤怒。皇帝左右为难,索性决定休朝三日。 . 清晨,阳光落满庭院。屋檐上,水缸里,到处是斑驳灿烂的影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