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那罗延-《南朝不殆录》


    第(2/3)页

    名为“江南居”。

    ……

    茶寮是由茶摊发展而来,集饮茶、歇脚、住宿为一体的设施。

    北朝本来鄙视饮茶,称为酪奴。不过随着与汉人的文化融合,几十年上百年下来,饮茶的风俗慢慢也普及起来。

    像长安这样天下有数的大城,茶寮更是不愁没有生意。

    有的是周边居民,好友相聚,泡上一壶茶闲聊消磨时光。

    有的是南朝人士,愿意花几个钱,饮上一壶茶解解乡愁。

    有的则是西域胡人,主食吃了香喷喷的烤羊肉,口干买一杯茶饮下,觉得竟似比蒲桃酒更能解去腥膻油腻,于是也逐渐爱上了饮茶。

    加上来打尖住宿的行脚商人,江南居这样的茶寮,久而久之就成了客流密集,人员复杂的场所。

    所以侯胜北走进店里的时候,一点都不起眼。

    进店之前,他先看了看门口的悬帜,见是和往日一般斜插着,便迈步走了进去。

    经营茶寮的主人是位三十左右的汉人女子,姓潘,不是什么天姿国色的美人,长得清秀而已。

    她引侯胜北到了一张空桌,轻叩两下桌面,笑问:“侯公子今日想饮什么茶?”

    侯胜北道:”吃多了羊肉,泡一壶慢火粗茶解腻即可。“

    待茶端上来,他慢慢喝完,径自回了馆驿。

    看似很正常的一天。

    ……

    就在侯胜北点了茶之后,潘氏叫来使唤僮仆:“今日想吃些冬葵,去买一些来。你知道平素我爱吃哪一家的菜,叮嘱店主人,务必好好拣选今日才进货的嫩菜。”

    下人按吩咐,前去经常购买蔬果的店铺,买了新鲜蔬菜回来。

    晚间关店之后,潘氏煮了买来的冬葵吃了。

    看似很正常的一天。

    ……

    而那家蔬果店铺的主人,当江南居的下人来买冬葵之后,使人看着门面招呼客人,自己绕到店后堆放货物,通常人所不至之处。

    在靠近市墙的某个角落,在一堆蔬菜货品中仔细寻找,捡到了一个纸团。

    “护纳宪言,起用独孤,善待勋功。”

    店铺主人不知道是谁丢的,什么时候丢的这个纸团。

    侯胜北也不认识那家蔬果店铺的主人,不知道谁会来此,捡起这个纸团。

    不紧急的情报,丢在蔬果铺的货堆,再去江南居点一壶慢火粗茶,毛喜是这么嘱咐的。

    萨保就是太师、大冢宰、晋公宇文护的佛名,稍一打听就知晓了。

    宪是指齐国公宇文宪,毛喜看了一定明白。

    嗯,用词需简洁。

    至于那个进言齐国公宇文宪起用独孤善的年轻人,是叫做阿敏?

    此人并不重要。(^_^)

    长安城的雪花很快掩盖了发生过的一切。

    ……

    陈天嘉五年、周保定四年、齐河清三年,正月初一。

    并州同样是大雪纷飞,而且下了数旬的雪,所积深厚,马不能行。

    达奚武的三万兵马久等不至。

    普六茹忠率领下的北周军弃马,以步卒为前锋,从西山冲下,离晋阳城只有二里多路。

    北齐诸将都想迎击,段韶却力排众议。

    步卒力势自当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

    彼劳我逸,破之必矣。

    ……

    风寒惨烈,齐主登北城,齐军悉其精锐,鼓噪而出列阵,盔甲鲜明,军容甚整。

    突厥震骇,引兵上西山不肯战,责怪普六茹忠道:“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

    见突厥欺软怕硬的本性暴露,退缩不前,众皆失色。

    普六茹忠激励其子并诸将道:“事势在天,无以众寡为意。”

    率亲随七百人步战,迎敌数万北齐军。

    死者十之四五,大败而还。

    一战失利,只得班师撤退。

    突厥军见普六茹忠败退,也迅速北还,沿途纵兵大掠。

    自晋阳至平城七百余里,人畜无孑遗。

    突厥还至陉岭,冻滑乃辅氈以度,胡马寒瘦,膝已下皆无毛。

    比至长城,马死且尽,截槊杖以归。

    段韶率骑兵追击,不敢过分逼近,只是尾随突厥军后,直至出塞才返回。

    由于没能夺回被掠的人口,被斛律光嘲笑道:“段婆善作送女客。”

    ……

    此时达奚武方至平阳,不知道普六茹忠已然败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