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傅莳楦又接着说道。 其实转折点在程大儒辞官的第三年。 那时毛太爷已经在他爹的帮助下平步青云,有一年,他好不容易做出点成绩,程大儒的名字久违地出现在他耳边。 原来是程大儒的学生是新一届的状元,状元一口一个恩师,说自己所在的镇子小,他考上秀才后就没人能够教他,幸好遇到程大儒。 和程大儒共事过的人也想起这号人物,夸赞他做事稳妥,若是继续做官指不定可以位居高位。 初听到这样的话时,毛老太爷十分气愤,可转念一想,不过是运气罢了。 直到程大儒的学生接二连三进入朝堂,程大儒的大名传遍天下。 与程大儒同届的他必不可免地被提及,甚至有人相托他牵线,把人送到程大儒那里去读书。 毛老太爷终于忍不了。 “所以他辞官了?回来开书院和程大儒叫板?”姜时好问。 姜时好猜对了一半。 毛老太爷当时没有辞官,辞官的契机是自己的儿子和程大儒的学生同届考试。 如同往日再现一般。 他的儿子三十三岁,勉强考上举人,第一次参加春闱。 程大儒的学生一路顺风顺水进入春闱。 而程大儒的学生虽不是状元,但也捞得个榜眼,而他的儿子却落榜了。 恰逢老太爷的爹生病去世,作为儿子的他要丁忧。 于是他辞官回到梧州,和儿子一起建立北辰书院。 “丁忧完了不是可以继续做官吗?他辞官不亏?”顾宸不解。 傅莳楦比他们懂官场的规则,解释道:“丁忧之后如何起复不是个小问题,京城无权无势的官最怕的就是家中长辈去世丁忧。三年之后,皇上能不能想起这号人就是个问题。就算有人帮忙提起,而皇上又愿意让他回来,若起复之后安排的职位不如以前,他也得重新再努力一遍。” 按他老师所说,毛老太爷所做的职位品级是高,但并没有太多的权柄。他爹还多少有点权力,可惜去世了,娶的夫人也是小门小户,帮不了什么。 所以毛老太爷丁忧之后的路其实迷茫一片。 “程大儒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姜余欢问。 傅莳楦眼底一抹冷光闪过,“毛老太爷那个人嫉妒心强,书院有了名声之后接二连三抢走老师的学生,毛老太爷曾经去老师面前炫耀过。连带着那些年被压制的不满,一股脑地宣泄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