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话让李业诩有些不自然,特别是金胜曼连自称都改了,无形中的这一份亲近,让他有些不适应,“本帅说了,只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新罗王不必提及,再过几日,我大军将抵浿水,战事就将发生,本帅希望新罗王身子很快好起来…” 金胜曼听李业诩如此说,抬起头大胆地看了李业诩一会,“大总管对胜曼有恩,来日一定加倍还报…” 金胜曼如此说,李业诩一下子不知如何应对,这当女王的,怎么就不听自己刚刚说战事将要发生的话,而只回应这些杂事呢! “新罗王在金城生活一定很是安逸,受人尊崇,在海上,条件不好,诸事还请多多将就!待战事结束了,自可回金城过那种荣贵的生活,”李业诩想了一下,终于憋出这么一句来。 听了李业诩这句话,金胜曼幽幽地说道:“本王并不喜欢金城的生活,也没什么荣贵的感觉,倒是行军作战的这些日子,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金胜曼顿了顿,接着说道,“想必大总管对新罗国内的一些事不甚明了,今日我就讲与你听听,待这场战事结束了,本王要如何决断,还想听听大总管的意见!” 李业诩听了更是一愣,自己昨日与金胜曼说的,建议她自请除国,这样可以久居长安,生命不会受到危及,当时金胜曼负气而去,今日这么一场烧下来,说话间的语气一点没有负气的样子,不成是烧糊涂了,如何决断还要自己帮她出主意? 想到这,李业诩脑中灵光一闪,这位新罗王不成是真有此意,想举国内附了?若是这样,那是天大的好事,自己在这段时间对金胜曼再施加一些影响,那很有可能促使金胜曼这位新罗王举国内附的要是金胜曼最终如此决定,那这个半岛上三国的事就可以以最好的方法解决了,以后就没有什么高丽、百济、新罗,全是大唐治下的州县了。 想到这,李业诩心内大喜,但不露声色地说道:“愿听新罗王一讲!”新罗国内的一些情况情报人员有探听到,但新罗王族间的很多事,还有重臣间的一些争斗与纠集,是情报人员没有办法探听到的,只有金胜曼这样的关键人物讲出来,才可以最终知晓。 听金胜曼娓娓讲来,李业诩这才知道,金春秋竟然是新罗先王金德曼亲姐姐的儿子,和金胜曼的也算是族亲,但因为金春秋只是真平王的外甥,也隔了一代,真平王虽然无子,临终前留下的遗嘱要把王位传给了其女金德曼,这让有野心的金春秋很是不服,暗暗地联合金庾信,想谋不轨,但被在新罗国内很有威望的阏川所阻,因阏川年岁与资历都比金春来和金庾信来得老,新罗朝中很多大臣都听服于他,一时间金春秋和金庾信都不敢造次。 金庾信是新罗国与原驾洛国间的姻亲产物,父亲和母亲来自驾洛国与新罗国的王族,虽然驾洛国已经被并,但因其王室血缘的关系,使得金庾信在新罗国内还是很有地位。 金庾信作战勇猛,是公认的新罗国内第一战将,相比较,金春秋稍差一些,但比阏川在军事方面的造诣却要好上很多,这也使得金胜曼所依仗的阏川在新罗军内的影响力远不及金春秋和金庾信。 金春秋娶了金庾信的妹妹为妻,这使得两人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一直抱在一团,只是在金德曼毙后,两人间出现了一些争执,金庾信不愿意看到金春秋独揽大权,想趁新王上位没有威望时候,在新罗国内谋取一份势力,甚至也想这才使得新罗国内出现三方势力对等的现象,甚至也想谋取王位。只不过在金胜曼眼里,金春秋与金庾信间的争斗只是暂时的,因她得到李业诩的强力支持,金春秋与金庾信已经有抛却前嫌,再度联手的意思。 阏川这位金胜曼依仗的大臣知道无法与金春来和金庾信相抗衡,特别是在如今这样的战时情况下,随时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这才出现在熊津商议军情时候,阏川一力支持金胜曼随大军从海路行进的现象。 新罗王虽然是一国之君,但朝政大多把握在几位权臣手里,废立都可以由群臣们商议决定,当初真平王虽然有遗嘱让金德曼当王,但最终由谁当王还是要群臣同意,也是可以说金德曼被大臣们推举上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