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临危受命(四)-《大国海魂》
第(2/3)页
“让梅克伦堡预备役师和柏林援军停止向基尔运动,所有部队就地休整保持戒备;汉诺威掷弹兵团和赫尔斯泰因地区陆军的指挥权交与海蒂西莱姆。但是以上各支部队务必随时向最高司令部报告情况,如果基尔戡乱司令部最新命令与柏林命令相左则务必以最高司令部命令为基准。”
会议记录员埋头记录这场高层秘密会议帝**需总监的建议,鲁登道夫转过头指了指记录员,示意他将这一段删去。
“基尔戡乱总指挥,帝国不败战神。呵,我倒是想看看你怎么撑下去。”
华丽的分割线
提前引爆德国革命后,以艾伯特、布朗特为首的德共高层在基尔布鲁克林区建立了基尔最高苏维埃,艾伯特担任基尔苏维埃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而布朗特则担任军事委员会执行委员。
基尔街头的枪声和被暴徒点起的大火彻夜未曾停歇,德共勉强在基尔建立起立足于每一条街道的苏维埃政权。可是起义形势仍旧不容乐观。
起义第二天,革命力量已经控制基尔绝大部分地区,还在反动派手中的地盘就只剩下基尔市政厅、基尔海军基地和其他一些零星地区。可是这些堡垒基尔革命武装始终不能攻下,他们就好像钉子一般深深楔入基尔,随时都能给如火如荼的革命反手一击。
据不完全统计,基尔市区的革命武装人数超过三万余人,革命力量可畏蔚为壮观,但实际上,除了只听从艾伯特号令的威廉韦措尔特上校四千五百名前帝国陆军,受布朗特指挥的九千名工人纠察队武装人员,其他武装都是在基尔暴动第一天才加入革命的新生力量,他们人数虽多但是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常常化身暴徒威胁基尔市民的性命,冲击基尔富人区和贵重物品店的冲击掠夺财富淫辱妇女。
在基尔峡湾外围巡弋的波罗的海起义舰队也有了大麻烦。根据内线消息,以海蒂西莱姆为首的帝国海军已经波罗的海封锁舰队四艘老式战列舰和四艘驱逐舰,第二侦查舰队四艘轻巡洋舰紧急进驻基尔峡湾,还有,效忠政府的波罗的海舰队两艘海防舰和一些辅助舰队也开始出海与起义舰队正面对峙。
波罗的海起义舰队原本可以依托基尔海军基地与效忠政府的海军周旋,可是起义之初德共并没能拿下基尔海军基地。在基尔市政厅被攻陷之前,基尔革命武装主力不可能大举进攻基尔海军基地,而没了母港作为依靠的波罗的海起义舰队的结局可想而知。
被起义水兵,确切说是德共各舰党代表推举成为起义舰队总指挥的斯特拉瑟殚精竭虑后只能采取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占领基尔运河的霍尔特瑙船闸,将那里作为起义舰队的临时锚地。
虽然帝国海军不太可能对起义舰队采取强硬措施,主动挑起海军内战同室操戈,但是斯特拉瑟仍旧不希望他的舰队被波罗的海封锁舰队、第二侦查舰队和基尔港内的那支反动舰队围困。
霍尔特瑙船闸是基尔运河的起点,控制这里就能封锁基尔运河,暂时延缓第二侦查舰队进入波罗的海的时间,还能依托霍尔特瑙的船闸设施,为起义舰队提供一个尚可的锚地。
5月28日清晨,借着波罗的海上空的薄雾,起义舰队在斯特拉瑟的指挥下突然抵近基尔运河,向船闸岸防阵地开炮并且放下小艇登陆海岸,驱散了霍尔特瑙不多的守军,占领该船闸并且封锁了基尔运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