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 生意开始起色-《铁肩柔情》
第(3/3)页
那天之后,还有一个变化就是“醉香楼”的那位早先见了何晓军还鼻孔朝天的护院,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不但鼻孔的高度下降了,见到了何晓军,还露出了天生就勉强的笑容。
摊档的安稳,再加上何晓军的手艺也确有两下子,做出来的东西不但在当代标新立异,味道口感也让人推崇,还有摊档的服务态度又好,价格也便宜,所以,摊档的生意像雨后春笋般,节节拔高。
在开档半个月左右,何晓军他们的摊档已经出了名。其中,最出名的还是他们摊档的粥。
何晓军现在每天要做的粥底,由原来每天的一煲,到现在每天三煲,才够应付当天的生意。
“及第粥”这种既好兆头又好吃的食品,在城里已经流传了开来,每天早晚到饮食档来吃粥或买回家吃的人络绎不绝,让何晓军那用来生滚粥的炉子,也由一个增加到了三个。
说到了这个滚粥的器具,还让何晓军伤了次脑筋。
在何晓军前世时,做生滚粥生意用的器具,都是一些特别的器具。炉子是用那种特制的高火头炉子,燃料用高燃点的石油气,煮粥的器具,一般用薄片制成的金属容器。
那些煮粥的金属容器,用薄金属片特制而成,呈圆形或方形,也有人用现成的、那种薄金属片制作的舀水瓢来作煮粥的器具。
用这些专用的器具生滚粥,既达到快的效果,用起来也方便。
但在当今这个落后的年代,又哪来的特制炉子、石油气和金属容器?
何晓军那用煤炉加瓦煲的生滚粥用具,做一碗粥的时间,他估计起码比前世的同行耗时多四五倍,所以,每到早上这个粥市生意兴旺的时间,不但买粥的人要排队等候,何晓军也忙个手脚不停。
为了改进这个做粥的用具,何晓军想了许多的办法,却苦于手头上没有材料,所以,一直就无法解决。
直到了开档一个月后,一次大牛的意外受伤,才终于让何晓军找到了合适煮粥的容器,并根据那个煮粥容器改造了炉子,成几倍地提高了做粥的效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