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至于总部经济。这个太超前了。意思就是江陵应该站在更高层次看发展,不要纠结一个工厂的得失,而是要把企业总部留在江陵,一样能够留下不少税收。 举个例子吧,像江钢这种在地方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国企,可以把总部和行政中心剥离在江陵,而工厂放在其他地方。 或许江陵现在招不来什么省里的名企把总部放在江陵,但是可以想办法拿下市里知名企业的。 像万冠集团目前就是把总部留在江陵没搬迁到金京去。另外华石油的南苏分公司,你们也可以争取嘛,毕竟华石油有很多大项目在广陵,把南苏分公司的总部设置在广陵而非金京,也是可以的,这个要靠你们去争取。” 市长办公室内。 杨子轩正在接见江陵区长杨佛,听取他的工作汇报。 杨佛这一来是探路,二来是探风。 李恩国到市里来,江陵区委书记位置就落下了,杨佛想争一争,另外又担心杨子轩会不会对他有什么看法。 他和李恩国关系不算好,当然那是以前搭班子,随着李恩国到市里来,他对这个新财神爷也是巴结得紧。 杨子轩坐在茶几对面,端着茶杯,默默倾听。 等他说完,杨子轩说了一句,“江陵是广陵行政中心,应该在全盘工业化道路外,寻找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这里是老城区,环境承载能力差,人口密集,用地紧张,像江阳区那样大力发展重工业,临港工业,成规模的圈地发展,并不是办法。” 杨佛低头写写画画后抬头道,“上次恩国同志到市里汇报工作,回去跟我谈过这个意思,我深有感触,江陵区作为行政中心,更应该在经济质量有所追求。” 杨子轩眉毛一挑问道,“那对此有什么思路吗?” 杨佛手一抖,要另辟一条路径,他还真没什么思路,只是简单附和杨子轩的话。就江陵的发展,江陵经济该如何发展,他有过比较深入的思考,每年背负着沉重的财政收入指标,无论怎么都脱离不了工业化,无工不富,可不是开玩笑的。 他承认,杨子轩在搞经济上有自己一套思路,但是这套思路是死的。并不适合江陵。所以李恩国对杨子轩的话“奉若圣旨”。杨市长想江陵能够在全盘工业化外找到另外一条发展路径。他就觉得可笑。 甚至,他心底对杨子轩操盘具体的经济工作能力,有一定质疑。 在他看来,杨子轩是那种大局观很好,但是抓执行能力比较差的领导,就是俗称:眼高手低。 分税制之后,中央省市县的税收是分成的,像江陵区是广陵行政中心。是广陵的长子,长子养家,区里的大部分税收收入都上缴给市里,留存下来的极少,还不如义州姜州这些县份有一定财政自主权。 江陵这些年的城市建设偏慢,某种程度上,就是江陵本身留存下来的税收很少,市里的支持力度又不够,杨佛是很眼红江阳有好几个大项目上马,江阳区的财政收入充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杨佛每天都挖空心思在想着怎么给江陵多搞些工业,比如东湖那边有一小圈的化工厂。整天排污,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他也知道这样污染环境是有问题的,但是无奈财政太缺钱,这些高税收企业,他舍不得撤掉。 何况,国内官方和舆论在环保问题上,这年头都没有足够重视,除了那些有切肤体会的民众。 杨子轩知道这个杨佛是自己**思想的干部,没那么容易被说服,有思想的干部,他是喜欢的,这个杨佛有思想,只是思想放在歪门邪道上了,一味挖空心思去回避问题,而不是想尽办法去正面问题,解决问题。 杨佛简单说了几点,都是套话,官话,有一点干货,但是不能让杨子轩满意。 眼前这个干部,在敷衍他,口心不一致。 杨子轩放下茶杯说道,“在这里我给你说几点,江陵要痛下决心,把重污染工业移走,现在群众反响很大,江陵人口密集,不适合如此粗放的重污染工业,江钢等重工业企业要有一个搬迁的时间表。” 杨佛看杨子轩从后面书信柜里面,拿出一封信道,“这是江陵好几个街区的群众联名上书,要求江钢新工厂不要选址在街区里,对居民生活影响太大。” 杨佛翻着书信看了一会儿道,“市长啊,其实区里也很难,这个江钢是区里的纳税大户,这个选址……” 杨子轩摆了摆手制止了他道,“钢铁企业本来就有一套很严格的选址标准,我拿到书信之后,亲自翻看了一下地图,一般来说钢铁企业理应选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但是江钢这个新工厂的地址,并不是这样的,而且周边是老城区。我看了下江陵,产业园,江阳三个地区交界的地方,位置就挺适合的,沿河而且靠近码头,靠近江阳这个重工业基地,而且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你们区政府不指导江钢选址在那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