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改道-《都市井龙王》
第(3/3)页
东江河底,敖汤已经化作赤龙,在水中翻腾起来。这回他已经懒得再把水抽到天上做积雨云了,事已至此不如疏导。
敖汤和东江搏斗起来,毕竟这不是他的澜沧江,江河滔滔不是那么容易驯服,不能任由他更改河流方向。他尝试过后,索姓选择了另一个办法。
东江自北向南,小山在东江西岸,裂口在小山南侧,抗洪抢险的人员也集中在南侧。赤龙之躯瞬间加速到极致,狠狠撞击在小山北侧山河界限处。
古时有水神共工,也不知道那家伙是不是龙族,这共工怒撞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敖汤当然没有共工那般厉害,但好歹也是一江之主,撞的那小山又是挖空的“危山”,人类的炸药能炸出缺口,他堂堂龙王的全力一撞也不在话下。
轰隆隆一声,山体为之倾斜,东江水直往北边裂口灌去。
敖汤不是元江、东江龙王,除了抽水降雨外,并不能完全掌握其河道,但如今洪水冲出河道,却也挣脱了东江固有的束缚。赤龙裹胁着、引领着这股奔流,不断向前,遇人则拐,愣是在荒野中冲刷出一条新的河道。
他潜藏在激流之中,上有暴雨遮掩水汽茫茫,下有泥沙滚滚浑浊一片,倒也没有暴露之虞。即便有人眼尖,一时叫道:“这洪流前边怎么有一段赤色?”也会因为一闪即过,无法确认,而旁边人更是会自找理由:“这九号山本来就是赤铜矿,或许还有些残矿混杂在洪流内。”
在北端宣泄之后,南端裂口顿时平缓起来,之前被冲飞的人员也因为没有后续洪水的倾覆,被及时从水中救起,有骨折的、有磕伤碰伤的、有呛晕过去的甚至也有一两个伤势严重的,医护人员连忙上前救援。
曹市长听着不断传来的报告,再次松了口气,受伤不要紧,市里会给予最好的治疗,只要没人死亡,就是最大的成绩。
“洪流呢?往哪边去了?前面村镇有没有完成疏散?”曹市长不断追问着。
诸建军对本地地理最熟,指点地图在市长面前汇报:“洪流从九号山北端冲出,往西而去,西面首先是诸塘水库,过了水库是西河村,老高,呃,他是村支书,老高已经完成了全村的疏散。再往西,就能进入西河,只是不知道会不会造成西河洪灾?”
敖汤当然没兴趣摧毁自己的诸塘水库,不断摇头摆尾,努力寻找平衡,眼看着将至,一个神龙摆尾,已经擦边而过,绕了个弯继续向西。向西是西河村,他努力避开村民的房屋,找了一片农田直插而过,终于看到了西河。
对于那些损害的农田,敖汤只能叹息一声,琢磨着如果县里市里对农民没有补偿,回头他来弥补,或是招他们做活多给工资,或是保他们明年风调雨顺,总会有办法的。
他摇了摇头,抹去些许愧疚,继续向前。
西河和东江一样,都是元江支流,只是规模要小不少。西河的西岸是西河县,却是属于另一个地级市了。洪流奔腾,直接撞破西河东岸,灌入河道之中。东江到西河数公里路,水势早已趋缓,虽然使得西河激荡不已,但最终还是被包容住。
当一切平静下来,东江继续在东江的固有河道南流,只是中间分出一条新的支流,岔入了西河。而诸塘镇的辖区内,生生多了一条数公里长、七八米宽的“运河”,隔断了南北村镇,以后镇上少不了要修几条桥。
敖汤心中兴奋起来,因为他在这次洪水奔流中隐隐发现了“黄河改道”的可能。
当年黄河改道一泻千里,愣是在数万平方公里的淮北平原上打出河道,钻进了淮河,夺淮入海。如今这边的东江、西河虽然根本不能和黄、淮相比,但好歹给了敖汤一次尝试的经验。
他将来要改的当然是澜沧江,以澜沧江龙王对澜沧江的控制力,必然更加轻易,或许能如当年的黄河改道一般腾挪千里。至于千里改道造成的生态变化,倒是不得不考虑一下。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