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耕田耙地-《大唐小郎中》


    第(2/3)页

    “等秧苗长出来之后啊。”,“如果是这样,那就只能是在半个月的地翻好之后,才能播种了。播种时间就往后推了半个月,错过了最好时节,收成就不好了。是这样的吗?”,“是啊!”,李家兄弟见左少阳对农事很感兴趣,都很高兴,也感到很亲切,要知道,在古代,读的。农民跟读书人在一起,往往也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如果能跟读书人交朋友,那就已经是很值得夸耀的事情了。

    左少阳道:“有没有现在播种,而又同时能耕地的办法呢?”,李家四兄弟、苗佩兰和李大娘都面面相觑,一起摇并没有。李二壮陪着笑道:“左少爷,这个没办法,因为我们要把耕地翻过来,晒干,然后用石棍碾碎土坷垃,这个时间一般要十天以上,也就是说,翻地十天之后,才能把种子洒在这上面。没办法同时进行的*……”

    “有办法!”左少阳微笑道,“我们只需要把稻作撤在专门的秧田里,同时,我们可以进行翻地整地,等到秧田里的秧苗长到足够长的时候,再把秧苗插回稻田去,这不就两者兼顾了吗?”

    水稻的育秧移栽技术早在汉朝就出现了,但是,当时的育秧移栽是把秧苗拔起来,把田里的杂草铲除之后,再把秧苗栽回去,目的是为了除草,与现在的育秧移栽不是一回事。而且这种除草方法也只是局部地区使用,因为效果不理想,并没有普及。真正的育秧移栽技术是在宋朝之后了。所以唐初的李家兄弟等人自然不知道这项农业技术。

    苗佩兰他们搞不懂这个什么育秧移栽,左少阳便仔细跟他们讲解了一遍,听是听懂了,可是,这些山卜就在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却被一个读书人告诉怎么育秧怎么种地,怎么都觉得有些别扭。

    李二壮小心地问道:“把秧苗另外栽种,这当然是好办法,能同时进行耕地了,只是,把秧苗栽回地里,会不呢……,这个,伤到苗根,而且一棵棵还得挖坑才能栽吧?会不会,这个,嘿嘿,太费劲了呢*……”

    “不会的,因为大田要灌水泡田,将土疙瘩都打碎成泥浆,这样把秧苗栽进去,就基本上不会伤到秧苗了*……”

    李三壮奇道:“耕田之后就直接灌水?不碾碎了播种?”,左少阳介绍的方法,他们闻所未闻,自然奇怪的很。

    左少阳道:“是的,先干犁地之后,不用晒田,直接就可以放水泡田,放水不要太多,不能瞒过土块块背,做五寸的田缺,让水流入,从低处田缺流出,然后用抄打混泥浆,平整田地,等秧苗长成了,就可以移栽了。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