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规划建议-《重生于七十年代》
第(3/3)页
“谁是今年最差的影片?答案显而易见——《独立日》!”
——《村声》
“在《独立日》中,导演威廉将所有演员都变成了没有头脑的机器人,有一点你必须赞扬威廉——他有本事把出色的演员降到和他一样的高度!”
——《滚石》
“嘈杂”、“愚蠢”、“邪恶”、“无法忍受”、“无可救药的垃圾处理机”……北美的影评人们,对《独立日》使用了各种恶毒的字眼。
看到这些影评,肖恩·康纳利露出了近一年来最为爽朗的笑容,笑的无比灿烂。
“非常出色的影评。”
影评人如此大规模的差评,联美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不可能不关注,王杰只悠闲了一上午,就赶去了伯班克的工业光魔,王杰和制片发行部门为此专门举行了一个碰头会。
“你在这里等着。”
将斯嘉丽·约翰逊带进自己的办公室,随手塞给她两本DC的漫画,王杰叮嘱,“不要乱跑,否则晚上送你回家。”
“你们是不是要商讨怎么对付那帮坏蛋?”斯嘉丽接过漫画,看着王杰。
“你知道的还不少。”王杰笑了笑。
“你是我的哥哥哎……”她皱起鼻子,用力挥了挥小拳头,“我当然要关心你!威廉,打死那群坏蛋!”
点了点头,王杰亲昵的揉了下小女孩的金发,转身出了办公室,走进旁边的会议室,这里已经坐了不少人,等妮可基德曼和德鲁巴里摩尔到来后,一个简短的会议迅速召开。
“影片的观众口碑,到现在的上座率,以及大约的票房数字,都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没有什么啰里啰嗦的长篇大论,会议直入主题,德鲁率先开口,“但《独立日》的专业口碑,遇到了比较大的麻烦,职业影评人几乎都在抨击我们的影片,根据现在的统计,影评人综合评分目前只有3.8分!”
德鲁的话之后,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影评人口碑确实不是商业大作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过往的专业口碑只是起宣传鼓动作用,但谁也不能否认,包括罗杰·艾伯特在内的顶尖影评人,是能影响到一批观众的,这很可能对《独立日》后面的票房走向产生一定的冲击。
几个顶尖影评人抨击一部电影可能作用不大,毕竟还有其他影评人摇旗呐喊,如今所有的顶尖影评人联合发声,哪怕是最不待见他们的王杰,也不得不重视。
“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
妮可说道,“有人在背后公关,针对的就是《独立日》……”
说到这里,她转头看了看这边,“或者说是威廉。”
王杰对他微微笑了笑,却没什么担心。
“我们的公关部门应该行动起来……”
“警告那些影评人,必要时封杀他们的免票特权……”
听到陆续有人提出的应对意见,王杰始终没有开口,或许论及专业性,他远不如在座的很多人,但要说到对于低口碑高票房影片的见识,恐怕这里所有的人加在一起,都不如他一个人多。
原版的《独立日》,就是超低专业口碑,超高票房的典型代表,而后的新世纪,这样的影片更是层出不穷,如果放在十年后,影评人的负面评价根本不用在乎,就算他们集体发声,单单是网络水军就能把他们淹死……
现在这个网络还不发达,信息相对还不流畅的时代,影评人的影响力肯定比未来要大得多,但王杰向联美提及排除影评人参与试映时,其实就预计到了可能会有如今的局面,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准备,方法放到未来,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不过在影评人声音还足够响亮的时候,绝不是其他导演敢随便做的。
“影评人的抨击未必是件坏事。”
在会议室又一次开始沉默的时候,王杰突然说话了,“反而是我们可以炒作利用的地方!”
不等众人说什么,他看向了身旁,“德鲁,有观众年龄段的统计吗?”
“有一份午夜场和上午场的统计。”德鲁在面前的文件里翻了翻,然后说道:“根据统计,《独立日》的观众以15岁到35岁为主,其中17岁到25岁占据了观影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七!”
“也就是说17岁到25岁的观众是《独立日》的主流观众!”王杰看了看四周,继续说道:“不知道大家了解这个年龄段的人的想法吗?我今年24岁,还处于这个阶段,我想我对现在的年轻人的还是比较了解的。”
众人都看了过来,王杰也没有卖关子的想法,直接说道:“这是最为叛逆的一个阶段,不相信任何权威,总是会质疑权威的观点;这也是很好奇的一个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拥有尝试一切的冒险精神,往往还具备实施的决心……”
“实际上,这也是影评人难以影响到的群体!”
声音渐渐放缓,王杰的话却异常清晰响亮,“影评人以专业的眼光对我们抨击!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直接回击,影迷缺少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为什么我们不让喜欢《独立日》的影迷的声音出现在主流媒体上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