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继续拍摄-《重生于七十年代》


    第(1/3)页

    王杰办理完《明报》的收购手续后,带着黎姿匆忙的赶回了洛杉矶,除了《阿甘正传》的剧组需要他组织拍摄外,还有华夏的春节到了。

    今年这个春节王杰哪儿都没去,一位自己的十多个孩子需要照顾,而且他还要在炼制一些给自己儿女的筑基丹药。

    二月一日,王杰重新出现在了《阿甘正传》剧组,这可把副导演西恩赫本费勒高兴坏了,他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地指挥拍摄了,同时他也终于知道了执导一部A级作品的不易。

    “干得漂亮,加里,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准备先听哪个?”监视器后面的王杰抬起头来,看着片场中丹中尉的扮演者加里·西尼斯大声说道。

    “嗯……”西尼斯扫了周围一眼耸了耸肩,“好消息怎么样。”

    “好消息就是你的形象非常出色,我很高兴。”王杰笑着说道。

    “那么坏消息呢?”站在西尼斯旁边的汉克斯抢先问道。

    “坏消息就是工业光魔的技术顾问告诉我,包裹在你腿上的蓝色材料有一小截不到位,所以这段镜头我们还得重来一次。”阿德里安摊开手往上扬了扬,顿时,哀声四起。

    正在拍摄的是《阿甘正传》末尾处阿甘和珍妮的婚礼,丹中尉带着未婚妻前来参加,而这个场景是阿甘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珍妮和丹中尉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面。

    关于这个场景,王杰曾记得有篇评论是这样说的:美国的两种南辕北辙的甚至有些极端的观点的代表人物,因为阿甘而握手言和了。

    珍妮所代表的,无疑是美国六七十年代那些曾被喻为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吸毒、滥交、激进、渴望自由,不顾一切的突出个性,希望被人们所关注;而丹中尉代表的,则是那些保守的、传统的,不希望有所改变的那些人,比如他认为自己上了战场就应该死在那里,而不是成为残疾人苟活下来。

    他们最终都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反观人生观最为简单的阿甘,无论遇到了什么,牢记着母亲的话,永远坚持向前奔跑着,却取得了其他人所无法拥有的成功,相互对比下来在讽刺的同时又让人感到意味深长。

    所以说《阿甘正传》是完全的美式主旋律电影,虽然阿甘这个人物是虚构出来的,却被很多人视为美国梦的代表: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很多人其实都清楚,美国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个画饼。是的,像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白手起家而取得成功的人当然有——这也是为什么阿甘投资的是卖苹果的电脑公司,但更多的还是像比尔·盖茨这样既有能力又有人脉的人。白手起家,完全凭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人或许十万分之一都不会有,除非降低标准。

    但是,给予希望总比什么都不给要好,这也是为什么王杰对奥斯卡不大反感的原因,即使电影学院有些保守而且不是那么公正。只要看看每届的最佳电影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电影,无论整体故事再怎么黑暗和消极,总有一抹耀眼的亮色给人鼓励和希望。比如几年后那部《美国丽人》,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扒了美国中产阶级光鲜的外皮,但莱纳斯死亡之后的那句“我为我渺小的生活而自豪”却让整个主题升华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