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军饷-《抗日之烽火连天》


    第(2/3)页

    张炜现在是个少校,少校军官战前一个月是一百三十五元法币,这个数,结合战前的物价,那绝对是非常优厚的工资了。

    那时候的小地主,忙活了一年,纯收入也就一百多元,一个少校军官的月收入,相当于一个小地主一年的剥削成果。

    各级官兵的工资待遇都是非常不错的,即便是最底层的士兵,在有军官稍微漂没的情况下,也能拿到非常不错的军饷。

    战前,谁家要是有孩子考上了中央军校,或者是军官,表露出了想成家的意愿,那绝对是抢手货啊!工资高,还威风,哪家的姑娘不愿意嫁?

    可这开战了,工资就变的越来越水了,以前拿的是正常军饷,开战后全军实行国难响,少校的工资由一百三十五元直线下降到八十元一个月,大大的降低,而且工资降下来了,物价也涨上去了。

    以前一个月能过的很滋润,现在买点东西,生活用品之类的,一个月的军饷就用了个大半。

    级别更低的军官和士兵就更不用说了,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所以说,现在,国军的营长以下军官,过的是非常困苦的,打仗不容易,养家更困难。

    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的吃空饷,从军饷和士兵身上玩猫腻,来补贴自己,排里的空主要归排长吃,连部的空缺和几个排长吃完留下的缺归连长吃,营重机枪连或者迫击炮排的空缺,归营长和营部军官吃。

    如果有的军官不仅仅满足于此,想要更多的钱,那么就会出现更大规模的吃空饷。

    战争导致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倒退,进而直接影响到了部队的战斗力!

    二百师还是不错的,作为主力部队,军饷能基本满足,全师下属部队基本能保证实发的军饷达到八成以上,准备营接收的这批军饷是满额发下来的。

    摆在张炜面前的几十袋子法币,看着多,实在是不值钱,真正值钱的,还是准备营搞的那些私货。

    “营长,这钱不少呀。”邱伟带着嘲讽的意味说道,手里还攥着一大把法币。“我说营长,发下来这些票子,撑死了就十条大黄鱼。”

    准备营的金库管家何坤则是一脸嫌弃的看着堆成小山包的军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