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出乎意料-《汉末张家记》
第(2/3)页
刘宏刚才那句话和何进反对的话几乎是同时出口,因为他不想继续面对这些和何进沆瀣一气的混蛋,他想要尽快离开。
可等刘宏说完,他发现何进说的好像不是“附议”,但又不好意思问何进刚才说了什么。
自从刘宏发现十常侍背叛了他以来,何进就觉得刘宏变得有点神经质了,时不时就会走神,还易怒。所以何进对刘宏这种超然的状态已经是见惯不怪了。反正丢脸的人是皇帝,又不是他自己,何进还很乐意看到皇帝威严扫地,那么他在朝中的权位就更加稳固了。
除了刘宏对何进的话感到疑惑之外,众臣也惊异于何进反对让何猛领军的想法,廖敏更是觉得自己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心中惴惴不安,还以为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了何进了。
不过也有人完全不在意何进话里是否有玄机,他就是尚书令杨赐。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杨赐是杨修的祖父。杨家到杨赐这一代已经是三世三公,家世比牛鼻哄哄的袁绍厉害多了。从杨赐祖父开始,杨家就一直和太尉这个职位很有缘分。杨赐祖父是太尉,杨赐的父亲也是太尉,杨赐自己在年初的时候也曾经是太尉来着,而且他还有一个更牛的身份,那就是帝。杨赐是刘宏的老师。
不过这还不是最厉害的,还有更厉害的,那就是杨赐的儿子杨彪,他后来也接替了他老子的位置,当上了太尉。杨家四世四公!要是把袁家摆在杨家面前,就太不够看了。
杨赐是在梁旭两岁的那一年当上太尉的。今年初,杨赐和他的好友一起上书,揭示太平教图谋不轨,并给出了釜底抽薪的办法,那就是建议刘宏善待治下子民,关注流民生计。
只是他的奏章被封谞看到了,封谞从中作梗,说杨赐这是不知道朝廷财政艰难,站着说话不腰疼,太平教善举为民,不单帮朝廷分担了财政压力,还能抚平地方民意云云。
刘宏一直觉得自己缺钱,骑军养不起,想建新花园也没钱,他还想尽收天下奇珍异宝,这哪一样不是要花大价钱的?所以刘宏很认同封谞的说法。
想起建新花园的事情,刘宏想起了几年前自己说要造毕圭灵琨苑,就被杨赐上书斥责了一番。但当时刘宏得到十常侍的支持,还是建成了,所以看在杨赐是自己老师的份上,刘宏才没有跟杨赐计较。谁知道杨赐那么不知道分寸,这次还想从他口袋里掏钱。
最终杨赐被贬了。太平教泄密事件发生时,杨赐并不在朝上,所以他没有经历过那场朝廷上的闹剧。也正因为太平教谋反被杨赐言中,刘宏又重新启用了他。不过杨赐是忠臣不假,但这种直肠直肚的直臣,是不会成为刘宏的心腹的。心腹可不会顶撞主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