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祸不单行-《汉末张家记》


    第(2/3)页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此时,徐县令和秦老爷的奏章也先后送到了郡丞的办公桌上。郡丞看完了两份奏章,发现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自说自己的事情,竟然没有多少内容是相同,好像两件不相干的事情一样,把郡丞弄得一个头两个大。

    所以郡丞就把送信的人都喊来问话,这下徐县令是失算了,他为了消息传送的速度,只派了传令兵来送信。奏章确实比较早到了郡丞手上,但传令兵又怎么懂得要按照徐县令要污蔑秦县尉的意思来回答呢,而且这事情的很多内情他都是不清楚的。所以传令兵是一问三不知,郡丞就干脆不继续问了。

    不过不单徐县令失算,秦老爷也是失算了,他想要弄死杜家,最好能把徐县令一锅端了,可是他儿子没有这种想法啊,而且秦公子是千万个不愿意伤害到杜筱筱的,所以秦公子的说法和他父亲的奏章又不能完全对得上,但毕竟秦公子是活生生的人证,可信程度要更高一些,所以郡丞更相信秦公子说的话。所以杜府和徐县令都没什么要紧了,当然关羽的罪责也一并变轻了,因为秦公子说出来的话,和徐县令的奏章更加的贴合,只是没说到他父亲私自调兵的事而已。

    所以事情被还原得七七八八了,郡丞也好做判断。郡丞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心里暗怪徐县令和秦县尉不让自己省心。

    这郡丞都年过六十了,也没能混进中央序列,所以他也到时候退休了。这种非常时刻,当然是风平浪静才是最好的,可是徐县令和秦县尉却闹起了矛盾,还闹出了人命。

    这些年轻人不知道为官之道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吗?徐县令和秦县尉之间狗屁倒灶的事情,郡丞就不打算理会了,但为了团结,两家人必须要和好才行。郡丞看秦公子挺喜欢杜家娘子的,那么就让他们继续完婚就是了。

    只是这闹出了人命的事情要怎么处理呢?这个死掉的确实是秦家的私兵,所以不是官府中的人。不过既然有人死了,还是必须有人出来背锅的,那个什么关羽的听说是忠良之后,那就以功抵过,免了他死罪,就判他革除军籍吧。不判死刑就不需要上报到刑部了,没有军方人员身亡,只是革除军籍,也就只需要跟地方军部打个招呼。如此一来,也就免得无端给自己增添污点。

    弘农郡的治安可是很稳定的,自己也可以安安稳稳地退休了,不是吗?

    这单民间纠纷导致的错手杀人案件,最终只录入了地方档案里面。

    等郡丞的判决书来到解县的时候,原本关羽被放出来的消息应该是让人振奋的,可是杜子诚和徐县令都傻眼了,因为杜筱筱已经不再是黄花大闺女了。这事情徐县令也是知道的,因为没有徐县令给予的方便,杜筱筱也不可能在狱中长时间逗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