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宴繁花》
第(2/3)页
赵国该灭亡却没有灭亡,秦国该称霸而没能称霸,天下都已经看清了秦国的谋略之臣,这是第一点。
秦国曾经集结全国之兵力攻打邯郸,不但未能夺取,反而被赵打得丢盔弃甲,兵士又怒又怕,战战兢兢地退却,天下人已经清楚地看到了秦军的力量,这是第二点。
这军于是相率退却,在李下聚集,大王又再次整编军队,极力继续作战,这不可能取得大胜,于是再次罢兵退却,天下人在此清楚地看到了秦军的智力,这是第三点。
对于秦国内部看透了谋臣,对于秦国的外部看透了秦军。
这样看来,对付天下诸侯的合纵岂不是更难了吗?
秦国国内兵士疲弊,百姓困顿,积蓄已用尽,田地也荒芜了、粮库已空;秦国外部诸侯联合,十分坚固,希望能多多考虑!
“我还听说:‘非常惶恐的话,一天会比一天更谨慎。假若谨慎得法,全天下都可以拥有’。
凭什么知道是这个样子的呢?
古代,纣为天子,统帅天下百万之师,左边的军队还在淇谷这个地方饮马的时候,右边的军队就已经在画水喝水了,淇水的水都被饮马用完了,汪水也被喝完了而不再流淌,用这么庞大的军队去跟周武王交战。
武王却只率领了三千身着简单甲胃的兵士,只用了一天,就攻占了纣王的国都,摘获了纣王,占据了殷商的土地,拥有了殷商的臣民,但是天下却没有为之悲伤。
以前智伯率领三国的军队,去到晋阳进攻赵襄子,智伯挖开河堤想要用水淹它,三年之后,晋阳城即将被攻下。
赵襄子用错龟、数策的方法进行占卜,预测:“某一个国家可被降服。”
于是他派遣张孟谈偷偷出城,破坏智伯和韩、魏两国的约定,得到了韩筑两国的兵众,来攻打智伯,终于俘虏了智伯,实现了赵裹子的功业。
现在秦国土地载长补短的话,方圆数千里,有名望的军队数百万,而且号令严明赏罚分明,再
加上险要的地形,没有哪个诸候能比得上的。
凭借这些优势,而与诸候争雄,整个天下都可以兼占有。
“臣冒着死罪的危险想要见到大王,谈论破坏天下合纵战略,灭赵亡韩,使楚魏称臣于秦,联合齐、燕两国,从而建立霸业,使诸侯都来朝贡的方法。恳请大王暂且
听从我的谋略,如果一举无法瓦解天下合纵,破赵灭韩,让魏、楚称臣,齐、燕联合的话,不能建立霸业,使诸侯朝贡的话,大王您可以砍下我的头殉国示众,可以把我当
作为君主谋划却不能完全尽忠的臣子。”
魏人范雎来到秦国,秦王亲自在庭院里迎接他。
秦王对魏人范睢说:“我想要亲自领受您的赐教已经很久了,只是近日急于处理义渠国的事情,我还要天天亲自向太后请安;此刻义渠国的事情终于已经处理完了,这才有机会亲自听取您的赐教。我私下深知自己很迷惑、不聪敏。”
秦王非常恭敬地为范睢表示宾主之礼仪,范唯推辞谦让。
这些日子以来看见范睢的人,没有一个脸色不流露出敬仰之情的。
秦王屏退左右,宫殿内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无他人。
秦王跪身请求道:“先生您将用什么来贴教于我呢?”
范睢只是“是是”这样子回答了两声。
片刻之后,秦王又一次的请求赐教,范睢又说“是是”。
一连好几次都是这个样子。
秦昭王又上身直立更加恭敬地恳请道:“先生您难道不想赐教于我了吗?”
范唯拜谢说:“我并不敢如此。我曾听闻姜太公吕尚遇到周文王之前,只是一个渔夫而已。
当时他只是在渭河边垂钓而已,这两个人交情是如此疏浅。
后来吕尚一向文王进言就被封立为太师,与周文王一起乘车归去,这是因为吕尚的话已经深为文王认可。因此周文王果真因为重用了吕尚而立下了功业,最终统领天下,自己也成了天下的帝王。
假若让文王疏离吕尚,吕尚也不会向他进言,这样周朝也不会有天子的圣德了,周文王、周武王也成不了帝王之业。
如今他仅仅是一个客居秦国的人而已,与大王交情十分疏浅,但是我想要说的又都是匡正秦王您的朝廷政务的事。
他处于秦王与他的骨肉至亲之间,我原本打算言述我的愚笨的忠诚,但是又不清楚大王的想法怎样,因此秦王您问了我好几次我都未能回答。
“我并非有些害怕才不敢向您进言的,我很清楚我今天在大王您面前进言,也许明日就会被诛杀。但是我并不害怕被诛杀,只要大王您能听信并按照我所说的去做,即使是死我也不会害怕;即使是流放逃亡我也不会忧心;即使满身都长了癫子,成了披头散发的疯子,我也不会觉得耻辱。
即使是三皇、五帝、五霸这样的圣贤之人也终究会死亡;即使乌获这样富有力量的人,像孟贲、夏育这样勇敢的人也终究会死亡。
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是无法更改的必然趋势。能够稍稍对秦国有所增益,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还能担心什么呢?
“忠义之臣伍子胥是躲在袋子里被人用车拉出昭关逃离出国的。”
他晚上的时候行路,白天的时候躲起来,到了菠水,就没有什么吃的了,他双膝脆地爬行,在吴市乞讨,最终吴国得以复兴,帮助吴王阎庐建立了霸主之业。
如果能让他像伍子胥一样进谏,即使被囚禁起来,到死都不能再见到大王,只要我的谋略能够得以实行,他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当初纣王的叔叔箕子……楚国的接舆,漆身为癫,披散着头发伴装为癫狂,却始终不能对殿、楚有所裨益。
即使让他去真诚地遭受箕子、接舆的漆身为癫之苦,只要能够对您有所裨益,这就将是我最为荣耀的事情,他又又有什么觉得羞耻的呢?
他所忧息的只是……
恐怕在我死之后,天下之人看着我因为向大王尽忠而身死,以至于天下之人都闭口裹足不愿来泰国!
大王您对上害怕太后的威严,对下又被奸诈臣子的谄媚之态所迷惑,居住在幽深的宫中,不能独立,脱离太保太傅之手,一生都糊糊涂涂,不能分辨奸邪……
从大处来说将会使得国家社稷覆灭,从小处来说将会使您自己孤立、危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