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有点单薄-《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2/3)页

    第二日清晨,袁绍便令鞠义回到幽州涿郡驻守,张南带领三万大军驻守钜鹿郡西侧的县城,高览带领三万大军驻守中山郡南侧的县城。

    并对此三人下了严格的军令:不可出城作战,必须严防死守,不让奋武军的大军越过防线一步。

    三人接到这个严格的军令之后,便知道了:袁绍这是要下定决心,将偷袭粮草的这一万奋武军赶尽杀绝啊。

    与此同时,袁绍也带领四万大军,直奔黑鸭山而去。

    ......

    常山郡上艾县城中的议事厅

    韩成让手下的众多谋士大将,先汇聚于此,准备一会一起研究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其中,司马懿却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司马懿的计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但结果和司马懿想象的并不一样。

    这是司马懿学成以后的第一次出谋划策。

    本以为可以像兵书上讲的那样:己方大军趁夜偷袭敌军,使敌军混乱不堪,然后我军大获全胜,斩杀敌军多少多少人,敌军首领仅带领几千或者几百人逃离回自己的大本营,然后从此一蹶不振。

    出此计划的谋士也功成名就,从此之后,名留青史。

    但实际上呢,己方大军确实趁夜偷袭敌军了,也确实使敌军混乱不堪了,然后我军也确实大获全胜了。

    前面的做法都一样,在斩杀敌军的时候,便打了折扣。

    经过了一番拼杀之后,仅仅消灭了大约袁绍十分之一的军事力量。

    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是书上写错了吗?

    不是的,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袁绍军的反应。

    ‘先登营’不愧是袁绍军中一等一的精锐之军,反应太过于迅速。

    虽然‘先登营’最后全数被玄武军歼灭了,但他们堵住大营门口,确实耽误了不少时间,没能让奋武军的骑兵迅速的冲进营中,展开攻击面。

    导致奋武军的骑兵全数进入到袁绍大营的时候,袁绍的南大营和东大营已经稳住了混乱的局面。

    二是因为双方势力悬殊,两者间的差距太大了。

    三万与十一万,可整整是四倍的差距啊。

    即使斩杀了西营中的三万多人,袁绍手中依旧还有八万多的军队,双方之间还是存在着三倍的差距。

    若不见好就收,及时退去,冲营的骑兵会被已经安定下来的袁绍军全数围歼的。

    沮授是过来人,明白司马懿此时的心思,便主动来到司马懿的身边,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并对其劝说道:“仲达,此战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完美了。”

    沮授顿了口气,便开始语重心长的说道:“战争,从来都没有天从人愿的,大多数的结果都是事与愿违的。

    我们身为谋士,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多想一些,减少己方士兵们的伤亡,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此战的胜利。”

    司马懿听完沮授的话之后,只在短短的几个呼吸间,就恍然大悟了,恭敬的对着沮授说道:“谢长史大人的教诲,仲达受教了。”

    沮授见司马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明白了自己说的话的含义,不由地在心中赞道:“此人如此聪慧明事理,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主公韩成来了。

    见众人都已经到齐了,韩成便不客气的坐了下来,然后轻松地说道:“此战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司马懿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除此之外,赵云等武将也是功劳丰厚。

    请大家放心,该升职的升职,该赏钱的赏钱,我韩成绝不吝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