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开打!(1/5)-《我的梦幻年代》
            
            
            
                
    第(1/3)页
    “我那是部青春片…你要是上映的话,可以在加州找二十家影院上映,那边中国留学生多!”
    大卫提议让沈梦溪把《那些年》交给福克斯发行…
    沈梦溪懵逼了一下,然后拒绝了这个提议。
    美国这个市场,或者说美国观众,他们对海外电影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
    有点像清朝百姓对待外来文化,就是看不上眼。
    福克斯冲着沈梦溪的面子买下《那些年》的发行权,有什么意义呢?
    卖不出去!
    还不如自己发行…
    解释一下:大渠道的发行很难建立。
    想要建立大渠道的发行,首先你得跟各大院线签署每年必须上映12部以上电影的合约!
    但是小规模的发行,你自己跟影院谈妥,还是会让你上的…
    A24、韦恩斯坦影业、STX电影、Neon公司,都是这么做起来的。
    《那些年》在北美上映,然后票房大卖,你以为这是十年前的娱乐文?
    《叶问》能卖3000万美元,都是夸大了的写法…
    “对了,争取12月9号上映,我好安排宣传!”
    “宣传?”
    “中美同时上映啊!”
    “…20家影院?”
    “影院是不是你们美国的?我写同步开画有问题吗?”
    “…没问题,没问题…”
    大卫果断怂了…
    ……
    沈梦溪依然在努力宣传《那些年》…
    这电影的海外版权卖的挺可以的,东南亚几个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的版权都卖出去了,加一块接近400万美元呢!
    别以为400万美元很少,《那些年》的制片成本才两千多万!
    先说一下,《那些年》没上映前就已经赚了接近一千万:海外版权+广告植入…
    这也是梦溪公司愿意砸钱宣传的原因!
    27号,《花木兰》上映,打响了贺岁档的第一炮——是赵巴菲版的花木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