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英武少年将远行-《超级汉朝》


    第(3/3)页

    王腾向来孝顺,肯听父母之言。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已经身高七尺,几与其父一般高低。且力气甚大,腿脚强健。生自贫寒之家,早懂事。得知自己当远行,心中也是依依不舍,唯有领受父母嘱咐而已。

    临行之际,王腾面对父母下拜叩首,感谢十三年生养之恩。王腾告别故乡塞上村,拜别父母,将要跟随其叔父王六一道,望上党而去了。

    王腾父母送到村外数里之处,再三叮嘱,才洒泪分别,王腾又下拜父母,请父母不要再送了,且回家。拜毕,便与王六一道,上路前行了。时大统二年秋十月。

    王定夫妻站立道边,目送王腾与王六离去。

    其母不禁伤心落泪,王定安慰道:“且休要伤感,儿大不由娘。回家罢。”又对天祝道:“我虽然不才,但生得此儿,今能蒙太守提携栽培,也当足以大慰平生也。”见王腾与王定已经去远,不再望见,便与其妻回家中而去。

    王六做的只是小本买卖,挣点养家银两。每次经商到上党,多以步行为主。除非货物众多,才雇佣车马。像塞上村村民,大多为平民,雇佣不起车马。王腾家中更为贫寒,盘缠都难以凑齐。所以此番去上党,只能步行前去了。

    王腾自幼吃苦耐劳,又是第一次出远门,心中不禁又感到兴奋。王六对王腾说道:“此去上党,有一千余里路程,需要行半月时间,你还年少,走这么远路,可吃得消否?”

    王腾答道:“叔父此番相助我,侄儿又岂能畏惧路远劳累呢?”

    王六便道:“甚好,你如果能

    步行到达上党,王太守一定惊叹你能吃苦耐劳。”于是与王腾便夜住晓行,望南而去。

    这正是大材需得众人炼,方才可以成就大器。

    王腾若不是其父曾经从军,知道善饭者当为猛将之材道理,恐怕也不能有此眼光。这正是王腾成材第一部,知子莫若父。

    王六虽然只是一贩夫走卒,但奔走牵线之功不可没。若无王六牵线搭桥,路上奔走,也不能让王腾见到王扶。

    古今材大难为用,龙岂池中物?王腾本来是海中蛟龙,困于浅滩,不如蚯蚓。塞上村终究非其练就大器之所。而上党郡太守王扶,便是王腾的恩师伯乐,是造就王腾大材的关键所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