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华夏领群英 第162章 汉军西走阳平关-《超级汉朝》


    第(2/3)页

    归海卫道:“强行搭建浮桥,一时难成。不如拣上游水浅处,遣军淌水渡河。”

    公孙霸即命军士侦查得勉阳上游汉水甚浅,于是命公孙鸿部二万骑兵,驰往上游,淌水渡河,然后迂回攻击。

    公孙鸿领命,即于夜里启程,夜半时分抵达勉阳,从水浅处渡河。待建夏得知,公孙鸿所部两万骑兵,已经渡河向东而来。

    公孙霸预计公孙鸿军天明时刻将至对岸,于是黎明时又发动攻击,万箭齐发,又令架桥壮士铺设浮桥。

    建夏闻报公孙鸿军从上游渡河而来,急忙遣独孤虎领兵阻击之。又见公孙霸大军攻势甚猛,浮桥已经搭至江中,文雄见之,遂对建夏道:“今南郑幕府已经撤离,我军步卒也已撤离两日。殿下可弃营,与洪超、李超、李远等率军西走阳平关。容愚弟与封将军、徐将军断后。”

    建夏道:“独孤将军尚在勉阳拒敌,恐寡不敌众,可遣李超前去相助。”于是令李超领步骑精卒万人,前去相助独孤虎,嘱咐其不可恋战,接应得独孤虎,便一齐望阳平关撤退。

    建夏遂领众望阳平关撤走。文雄、封传车、徐然留下万余骑兵,一万人先在河边以弓弩射之,阻止公孙霸大军渡河。待拖住其两三个时辰,便一齐上马,弃营西走。

    独孤虎领五千精骑,与要道险要之处截击,公孙鸿不能前进,道路狭窄,骑兵难以用兵,遂都下马步战。至日上三竿之时,李超即率领万人赶到,对独孤虎说:“主公已经西撤阳平关,令末将接应将军,弃守此处,共同前往阳平关。”独孤虎于是虚作声势,佯作进攻一番,突然卷旗裹甲,与李超率众西走。公孙鸿欲要追击,见其援军甚众,独孤虎手执长枪亲自断后,遂不追赶,令众上马,夺了险要道路,望汉水而来。

    文雄、封传车、徐道在汉水边领万人阻击,相持至日中,箭已射尽。文雄遂下令众军上马,弃营西走。忽然见西边一彪骑兵赶至,乃公孙鸿部也,距离约数里,文雄道:“待敌军追来,我已撤矣。彼军甚不熟汉中道路,我可以此而摆脱其追袭。”与封传车、徐道都上马,三人领万人先向南郑方向奔走。公孙鸿便麾军赶来,赶至十余里,汉中军又往东而走,道路分叉错杂,情急之下,公孙鸿不识道路,不知走哪条路追击,遂分军为二,两面追之。汉中军望东奔袭得十余里,突然又折回,从间道突出公孙鸿军包围圈,随即又上大路,向西驰去,只见风烟滚滚,万余骑瞬间即绝尘而去,消失在视野之中。公孙鸿唯有望尘兴叹而已。

    公孙霸见汉中军已经弃营而走,对面乃是一座空营,随即不甚费力

    ,搭起数座浮桥,十余万大军渡过了汉水,与公孙鸿合军,大摇大摆望南郑进发。闻知建夏已经弃守南郑,全军西撤阳平关。公孙霸遂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南郑。公孙霸入建夏汉中王府,见陈设朴素简陋,笑道:“汉中伪王,寒酸至此乎?”遂在建夏王座上坐定,传命诸将道:“今朕已经占据南郑,汉中伪王率领溃败之中,鼠窜阳平关。可趁势追袭,以灭大患。”

    随即传令三军,又能得建夏首级者,拜为大将军,封侯,赐食邑三万户。得其帐下文武首级者,赏赐各有差。命十营人马先行追击,自领大军,次日将随后而进。

    袁布领三万军,从陈仓故道已经开至阳平关下,蒋道率领万余军在阳平关驻守,袁布遂令三万军攻打阳平关,数日不能下。忽然得报汉中军至,袁布便停止攻关,整军待之,原来李昂所率万余军与汉中王幕府并将士家眷。为蒋道接应得过阳平关,前往剑阁。袁布大怒,又命令攻打,正在攻打间,又得报汉中伪王亲自率数万军至,袁布大惊,遂不敢攻关,乃聚众后撤,据住险要。如建夏来攻,便从陈仓道撤离。

    建夏并不来攻袁布军,率军入阳平关。又留兵万人,以将军洪超、李远相助蒋道守关,自率余部,向剑阁而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