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见那大汉约三十不到年纪,双手使用一把大铁戟,异常勇猛。与独孤虎已经战有百合,任然精神抖擞,愈战愈勇。百合之后,独孤虎枪法渐乱,已处下风, 兼武于是对洪超说:“此时可以相助,活擒此人也。” 洪超于是亲自挥刀相助,二人夹攻那大汉,又战二十余合,大汉难于相敌,正欲寻路逃遁,众军士一拥而上,用绊锁铁链将其绊倒,绑缚之,活擒于军前。 众贼已擒,卢云亦回军山下,洪超于是令打扫战场,令次日将死于战场的五十余人就地掩埋了。己方死伤军士,皆有抚慰。于是押解余贼一百余人,至房陵县中,报捷于文广。 次日,文广亲自驰马至房陵县,审问众贼,内中被胁迫着甚多,文广审得其中惯贼十余人,罪恶深重,令斩之。余者可加入官军,老弱者皆遣散放其归安乡里,勿得再为非作歹,前罪可恕。于是有一百降贼加入官军,文广命进行编册安置各县,其余者,皆遣散放归,将战况上奏益州刺史。 那所擒贼将大汉者,文广亲自审问之,其人虽然被擒,勇武之气仍在,说:“吾今被擒,无惧生死,可杀我也。” 文广惜其勇武,问道:“壮士如此勇武,奈何失身为贼!如为国家所用,亦可将功赎罪也。” 那大汉见文广言辞诚恳,方才说道:“吾为武陵人,姓武名策,字兼文。因在武陵得罪豪强,为其所不容,无法立足当地,而被逼上山入伙。吾虽失身为贼,然闻盗亦有道,前者下山,多劝首领勿得杀害人民。今蒙太守能赦免失身为贼前罪,某当洗心革面,誓死报之!” 文广听罢大喜,对其说道:“壮士能洗心革面,则回头是岸,功莫大焉!且老夫有子名曰文兼武,壮士名曰武兼文,可谓天凑其巧也!壮士如能归我帐下,为朝廷尽忠。吾当向上司保奏壮士为偏将军!” 武兼文听后,即痛哭流涕,拜于文广帐前,愿意归顺,洗刷前罪。 文广令为其置酒抚慰,又令其见其子文兼武,独孤虎诸人,武兼文时年28岁,自此先归顺文广,后来归建夏,屡立战功,助建夏一统四海,功勋赫赫,成为一代名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