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子举手示意独孤虎勿追,嘉赏独孤虎道:“卿真不愧为逐虎将军!”又对众人道:“我命在天,岂是这孽畜可以伤害的?既然惧我独孤将军武勇逃遁而去,且随它去罢。我等赶路要紧。”于是寻路匆匆而进。 所以建夏一行走得很慢,从长安到上庸西城,五六百里路程,已经是走了八日。 出五百里秦岭,既到上庸地界。望见汉水两岸,颇多峡谷。太子问:“前去西城,还有多远。”随行从事到过上庸,答曰:“还有八十余里。此间山路难行,不如舍弃陆路,乘舟逆汉水而上,明日即可到也。”太子曰:“善。” 上庸西城今为汉中郡所辖,汉中郡又为汉益州刺史统领。太子贬西城,益州刺史已经派使者传命汉中郡守,令其迎侯太子就国封地,然而路途迢迢,益州刺史所派使者尚在路上,而太子已到上庸。上庸太守文广闻之,亲自带随从三十余人到汉水迎之。见太子,礼毕。太守执礼甚为恭敬,私人请为太子一行置酒犒劳,馈送地方山珍,太子曰:“被贬之人,未敢惊扰太守,太守盛情,容日后再领。行程不可久作逗留,太守盛情,却之不恭,所馈送可领一半。”于是令随人领受了。文广太守又为太子备舟船,雇佣渔人为船夫。派军士十余人为护送,太子曰:“不可劳民伤财。船夫每人皆有工钱,护送军士就罢了,我有独孤将军护送足矣。”太守感念不已。 上庸太守文广,亦汉中郡南郑人,官至上庸太守,在此已经十年,勤政爱民,然而朝廷昏暗,吏治腐败。文广虽有才干政绩,却难得升迁,春秋已高,年近六旬,常感念一腔抱负此生却难以实现,空留遗憾。文广年近半百方得一子,遂悉心养护,取名文雄,聘请当地名儒为其教授《左传春秋》,文雄天资聪敏,喜读诗书,又好兵法。取字兼武,意为文治具备又有武略之意。文兼武时年方18岁,仍在读书研习兵法。 太子一行乘舟溯汉水而上,不一日,到达西城。西城令已经扫洒出城等候,恭迎太子入城,就封。仪式毕,太子暂于西城县衙驻扎。西城侯府正在修建,太子令尽量从简,不得壮丽华伟,不要滥用民力。 建夏到国,一切遵照汉制,不敢有丝毫僭越,府中不过十余人而已。唯恐张扬,被人落下口实,而为朱张等人所害。平日里读书抚琴,与民安乐,深居简出。太子在长安时,曾娶前司空之女为妻,后司空为朱糟所打压,治罪下狱,司空死于狱中。其女亦受牵连,太子不能保,自尽而死,太子十分伤感,后为避免连累,一直未有再娶。 太子在上庸西城,春天之时,万物复苏,逢结发亡妻忌日,心中伤感。于是命独孤虎备马随从,君臣二人轻衣微服,出西城,沿汉水岸边道路,走马前行。 行至汉水之阴,见一老父,有隐者之气,在田间锄草,只一心锄草,不顾其他。太子觉得惊奇,于是上前问道:“老父可辛苦乎!”老父不答,仍只顾锄草。太子愈发惊奇,观之良久,施礼道:“在下本朝贬太子刘建夏,被黜西城,幸会老父,请予以赐教!” 老父方停止除草,呵呵笑道:“殿下贵为皇孙,怎么能同我这一山野村夫相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