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狠下心,郑重点头,“办!” 宋沛年听到老赵叔的答复,莫名感觉肩膀上的担子重了一点点,没有说话,转身进了他的房间,从房间将昨天背的那个大包给拖了出来。 十分郑重对在场之人说道,“之前让大家将钱交给我,是我欠缺考虑,目前来看,我更建议村民合办企业,这样政府也会给予补贴,另外,大家也会更放心。” 说着就将大包打开,从里面掏出了一叠钱,“我现在就先将钱还给叔叔婶婶们,到时候大家若是还觉得我提的项目靠谱,就在村上去交钱,钱凑齐后,我们就办厂!” 说着又打开一张名单,“钱大婶,你的五千块,朱婶婶,你的三千块...” 一边递钱,一边让大家点清钱款。 钱大婶他们手里拿着钱,不知道为何,心里反而更加安定了,对宋沛年说的那个项目更加相信。 老刘叔将宋沛年还给他的三千五百块紧紧攥在手里,挤了过来,认真问道,“小年子,你对你刚刚说的那些,有好大的把握?” 宋沛年笑着道,“谁做生意都不敢说百分百成功,没有任何风险,所以我只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能够成功。” 这说的比‘百分之百’更加具有诱惑力,老刘叔抓耳挠腮了好一会儿,拍拍宋沛年的肩膀,“那我就信你了哦,到时候我再添个一千五,凑够五千块砸里面。” 老刘叔现在是孤家寡人一个人在村里种地,本来之前他老伴也是在村里的,但为了照顾在广市生孩子的儿媳妇,也就去了广市,后面又在广市帮着带孩子。 孩子小,现在交通又不便,不好带孩子回家,已经两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 老刘叔之前也去了广市一段时间,不过在那儿待不住,吃又吃不习惯,那边人说话也听不懂,帮人看门又被人当下人似的在使唤,没一个月就回来了。 见宋沛年盯着他不说话,老刘叔轻轻推了他一把,“问你话呢,你个小子。” 又嘟囔道,“你说外面有啥好的,一个两个非要往外面跑,每年也没赚到什么钱。老婆子还说等孙子能读书了才回来,那还要好几年呢。” 劝人投资有风险,宋沛年想了想,试探道,“要不叔你回家问问你儿子?” 老刘叔撇嘴,上次知道他拿了三千五百块钱出去,他儿子将他这个老子当孙子的骂,这次要是被他知道了拿五千出去,岂不是当重孙子骂了? 从宋沛年嘴里套不出个所以然,老刘叔又转移阵地,开始询问他的老伙计们了。 老赵叔走了过来,问道,“真和村里集资办厂了?这样一来,到你手上的利润可就少了哦。” 余光中还在打量宋沛年的反应,之前虽没说办啥厂,但是话里的意思是他自个儿办厂,那他到手的也会更多。 宋沛年咧嘴一笑,“那赵叔你可不能亏欠了我,我是技术入股,你可得给我算多点儿股份。” 老赵叔见宋沛年这样子也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少不了你小子的。” 又道,“我刚刚转了一圈,大家对你说的那个假发都挺有热情的,这厂子能办下来。” 说着拍了拍身上的烟灰,“我先回去看看,写个章程出来,交上去,然后研究研究补贴啥的。” “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