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阶梯教室的空气凝滞、发酵,糊在每个人的口鼻上。 一千三百四十二人。 祁同伟坐在台下阴影里,视线越过无数攒动的后脑勺,精准地完成了计数。 走道、台阶、窗台,所有缝隙都被填满。 主席台上,十三个名牌反射着顶灯的白光,晃得人眼晕。 校长王明德,校纪委书记,一众学术泰斗,一字排开。 审判席已经就位。 台下第一排,媒体区的十几台摄像机镜头,像饥饿昆虫的复眼,无声地转动、聚焦。 祁同伟听见了其中一台索尼摄像机变焦时,马达发出的微弱嗡鸣。 太吵了。 旁听席,梁向前正在整理他那条橙色的爱马仕领带。 他低头对身旁的梁璐说着什么,声音不大,但那股残忍的兴奋,穿透了闷热的空气。 “看清楚,璐璐,这就是下场。今天,我要他跪着爬出去。” 梁璐的身体绷得很紧,脸颊透出一种病态的潮红。 评委席,高育良正在用一块方格手帕,擦拭他那副金丝眼镜。 已经擦了三分钟了。 镜片一尘不染。 上午九点整。 墙上的石英钟,秒针“咔”地一声,与时针分针重合。 时间到。 校纪委书记站起身,走到讲台前,清了清嗓子。 他身后的巨型投影幕布亮起,第一份“证据”被展示出来。 ——伪造的《美国社会学评论》期刊扫描件。 字体,排版,纸张的陈旧质感,都做得无可挑剔。 “经查证……” 书记的声音通过音响在会场回荡,带着一种程序化的冷漠。 幕布上,画面切换。 李伟出现在镜头里,声泪俱下。他嘶吼着,控诉着祁同伟如何“威逼利诱”。 演技不错,祁同伟心想,眼泪流下的角度和时机,都恰到好处。 只是领口因为紧张而反复搓捻的动作,出卖了他。 接着,是刺目的红绿两色数据对比图。 物证、人证、逻辑闭环。 台下的骚动声越来越大,像地下管道里涌动的污水。 “综上所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