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明峰,”赵刚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你说的药,是盘尼西林那种……神药吗?” “对。”祁明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一开始产量会很低,技术很简陋,但只要能造出来,哪怕只能救一个人,都值了!” 三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火焰。 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经过反复勘察,他们的手指,共同指向了地图上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点——赵家峪。 一个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崎岖小路与外界相连的偏僻山村,简直是天然的秘密基地。 计划一定,整个独立团的核心层,都高速运转起来。 祁明峰以“建立后方战略储备仓库”为名,开始秘密调动人员和物资。 他亲自从全团挑选了一批最可靠、最心灵手巧的战士。 这些人大多是贫苦出身,参军前有的是铁匠,有的是木匠,都有一手吃饭的本事。 当祁明峰将他亲手画出的图纸摊在这些朴实的匠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懵了。 一个在根据地里打了半辈子铁的老铁匠。 他端详着图纸,挠着花白的头发,满脸困惑地站了出来。 “政委,俺敬您是打仗的好汉。可这打铁的活计,是祖师爷传下来的。” “您画的这个……是炼铁的炉子?恕俺眼拙,这炉子……它不对劲啊。” “这风口开在这儿,气都跑光了,还炼个什么铁?” 钱伯的话,代表了所有匠人的心声。 他们敬佩祁明峰,但更相信自己手里的锤子和祖辈的经验。 祁明峰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他知道,对付这些一辈子跟手艺打交道的人,说一万句都不如做一遍。 他没解释什么“热风循环”、“炉渣分离”的理论,而是捡起一截木炭,直接在地上画了起来。 他没有画复杂的结构图,而是画了一条鱼。 “钱伯,你看,这炉子就像一条鱼的肚子。咱们从这儿吹进去的气,不能让它直愣愣地跑了。” “得让它在这肚子里转起来,绕个圈,把每一块铁矿石都‘舔’热了,‘舔’透了,这铁水才能出得又多又好。您看,就像这样……” 他用木炭,画出了气流在炉内盘旋的轨迹。 钱伯愣住了,他打了一辈子铁,只知道使劲往炉子里扇风,风越大火越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