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我就佩服高煦能赚钱-《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2/3)页

    此时有人已经在问皇帝,如何六天到交趾?

    从京师到交趾,陆上近四千里,海船顺风都要走一个多月。

    古代各王朝都有八百里加急,实际上当然不可能达到一日八百里的速度,当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距离唐玄宗有三千多里,唐玄宗六天接到消息,每天达五百里,这应该是历史上最快的一批八百里加急。

    朱高煦的大明朝,在通往各省的主要官道上,平均二十里左右一个驿站,次要的道上,约四十里一个驿站,在过去的几年里,朱高煦不停改制,增加驿站人马和马匹。

    从今天开始,朝廷的急报也好,大明的报纸也好,都走八百里加急,由教育科技部下属新设邮政司负责。

    方式和以前略有不一样,以前都是一人一马跑到驿站换马,然后接着跑。

    现在朱高煦要求一个人快跑八十里,四个驿站左右,每二十里,一个驿站换马,每八十里换人。

    下个人接着跑八十里,二十四小时不停轮换。

    马是二十里一换,人是八十里一换。

    八十里用快马跑,大概要跑一个时辰左右,路况好的话,甚至不要一个时辰,当然,根据地形不同,白天和夜晚的不同,会有快慢,特别晚上跑起来速度就降了很多,如果没有月光,甚至只能休息,但当天跑的这人,白天只要上班一个时辰左右,晚上是跑一个驿站,无论人和马,都能得到最好的休息时间。

    这样的测试速度下来,最快每天可以跑到七百多里,无限接近八百里。

    朝廷绿装快递员们,骑马带几十份报纸,六天能跑到交趾,交趾那边也有报社分社,一部份出给当地官员,然后立刻勘印,最快交趾在七天后,可以大量复印,十天内能发到交趾各地,这个效率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之高了。

    效率高当然投入的成本也高,明初到洪熙十年,朱高煦在全国弄了两千个驿站,人员人数接近六万,队伍庞大,开支也是巨大。

    但朱高煦必须要投入,因为随着大明地盘越来越大,他需要最快的时间,把京师的命令投放到全国各地,从而巩固他的统治,宣扬他的成绩,同时得到各地最新最快的情报。

    宁王看了片刻,和几位兄弟又开始对视,大伙每次看到新东西,都只有一个念头,朱高煦那脑袋怎么长的,总有各种与众不同的玩意想出来。

    这邮政司刚出,银行又要上线。

    半个月后,宁王全家准备完毕,带着浩浩荡荡的三十多辆马车,朝廷专门派了一队百人精骑护送他们上路。

    大明沙州总督府已经正式成立,宁王为总督,巡抚为江仲隆,总兵为瞿能,瞿能还没出发,明年元年带第二批五万步骑往西去,最近正在集合物资和兵员。

    沙州设十卫,五万兵力,没有都司,都司的职能,直接在总兵府。

    但有按察司,布政使司,俱向巡抚负责。

    为此,今年大明特意多征了十万新兵,因为朝廷要为以后占据的地方布置兵力。

    这是朱高煦要连续裁军裁了十年后,第一次新增十万新兵。

    宁王走的比较慢,每天行六十里左右。

    沿着省级官道,每三个驿站休息下。

    大明现在的驿站比以前大多了,每个驿站约二十多人,基本都是历年退役的老兵,骑术精湛,能骑能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