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总要做些错事,皇帝才放心-《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2/3)页

    但带了五千多抓来的人。

    盛庸让五千多人在于阗城重新屯田,修补古城,同时准备攻伐莎车之事。

    莎车是东察合台汗国统治的核心区,人口较多,可以补给。

    当年沙哈鲁西征,莎车的蒙古人纷纷逃向吐鲁藩和亦里八里,沙哈鲁也没空管他们,继续西征。

    东察合台汗国没有参与沙哈鲁西征,并保持和明朝交好,历史上,他们一直到1680年才灭亡,比明朝活的还长。

    此时东察合台汗国的可汗为马哈麻汗,其在位期间,多次与明朝通商,尊明朝为宗主,每年进贡战马上千匹,相当给明朝面子。

    可朱高煦才不管他,战马贡品照收,现在照打不误,明军数万兵马远征,外面的人口和资源都是明军急需。

    “我军还有多少粮?”盛庸一边看地图,一边问人。

    身边立刻有人回道:“还有约一万石。”

    明军从沙州出发时,每辆车带了五石粮,共五万石,骑兵一人双骑,每骑带了约二十斤干粮,沿路见人就抢,边抢边补。

    到了若羌河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一,但又在当地补充了一部份,还吃到了一顿大肉。

    从若羌河过后来,人烟更少,明军也抢不到什么,一路来到于阗,只余粮一万多石。

    他们全军大概够吃大半个月左右。

    还好一路上不时能经过草原,马儿不需要补给,尽管这样,他们的战马,还是瘦了不少,中间陆续有战马死亡,好在也能掠夺到一部份,总数不减反增。

    如果能打下莎车附近,粮食和战马甚至肉食,都能好好补充一下。

    “陛下说的没错,还是要谢谢帖木儿和沙哈鲁。”盛庸哈哈大笑,拍了拍地图。

    众将相视而笑。

    帖木儿当年为了东征,提前数年让人在东征路线上到处屯田,虽然后来没有东征成功,但打下了基础。

    接着他儿子沙哈鲁又要东征,再次沿路屯田,等于明军西征时,有部份田已经荒废,但还有大量的在经营,有的明军过来后可以直接耕耘,接着播种,比如像现在于阗地区,很多荒田经过翻耕后,就能播种,这都是帖木儿父子打好的基础,而第一批明军就来了种子等物,也是为了后面西征打好基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