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宋的皇宫里,基本不怎么叫父皇,很多都是叫父亲母亲。 到了大明就是臭规矩太多。 现在朱高煦的潜移默化下,儿女们叫父亲母亲的多了起来,只有在有外人的场合,会叫到父皇母后。 这几年孩子又多了,今天在场能跑能跳就十几个,朱高煦看过去暗暗郁闷,说好不生这么多的呢? 受利于他对医学的看重,还有专门的医学院,现在孩子的存活率也比以前略高,但这还是不够的,皇帝还想着更进一步。 但他对自己已经做了决定,从今年开始,不再生育孩子,十几个已经够多了。 妙锦的儿子朱瞻域已经六岁,长的有些清秀,不像朱高煦,像妙锦,将来肯定是个帅哥。 “陛下来啦。”随着皇后孙若男的声音,诸后妃也纷纷围上来。 这几年皇帝没加过新后妃,子女却是多了,大伙关系相当融洽,至少在朱高煦面前,没有电视里那么尔虞我诈。 “吃饭还有半个时辰吧,来父亲考考你们。”朱高煦开始考核了,不过他不是一起考,是一个个来。 “瞻壑,你先进来。”他把长子先叫到大殿另一个房间里。 朱瞻壑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长的人高马大,极像朱高煦,眼下身高已经有一米七五左右,估计还能长到一米八。 这次孩子们都回来,是因为马上大学开学,而他们,都是大明第二批大学生。 朱瞻壑几个兄弟,五年前成为大明第一批小学生,然后成为大明第二批中学生,第二批大学生。 为什么是第二批,因为大学刚刚建好第二年,老师也刚刚到位第二年。 从朱高煦决定成立小学中学到大学,到大学建好运行,前后整整经历了六年。 所以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干教育是最累的,最不容易。 朱高煦想想以前看的,别人说建学校就建学校,几年时间就发展极快,没想到到了自己,原来并不容易。 “父亲。”朱瞻壑老老实站在朱高煦身前,有点紧张,也有点期盼。 朱高煦并没立刻开口,儿子回来好几天了,最近才有时间好好谈谈。 “过来,和我比比,谁个子高。”朱高煦笑道。 朱瞻壑也笑了,赶紧走过去,两父子背对背,比了下。 “钟显。”朱高煦叫道。 钟显飞快出现,看了眼后也笑道:“陛下快要被殿下追到了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