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燧发枪-《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2/3)页

    虽然只有一百六十五万军队规模,但比起永乐时的两百多万,不知强了多少倍。

    洪熙九年(1415),七月。

    皇帝朱高煦上个月刚从四川回来,皇城里还没呆到两天,又跑到京师西郊。

    内阁运正常运行了数年,皇帝最长的一次,将近一年没在皇城,居然运转如故,现在大明的文官们很开心啊,有没有皇帝都无所谓。

    估计有人还在想,最好永远不要有皇帝才好,皇帝你天天出去玩吧,不要回来了。

    西郊原是工部一个仓库所在,后来改建为教育科技部科技司火器局。

    这天火器局试射新火器,朱高煦很有兴致的带着一些军将来到现场。

    军将们很多都是熟人,经过几年的移换,大部份主重要军将,都回到京师。

    像瞿能、张辅、盛庸、平安等重要大将都已经回到京师,有些人已经听闻到风声,皇帝似乎又想进搞点大事。

    大明的军队已经如此强大,皇帝要搞事,沉寂了两个的军将们,隐隐感觉到又要打仗了。

    今天现场很多靖难和讨逆的老将,大伙都在边上看着,皇帝好像在和火器局杨元峰在说什么事。

    不一会,皇帝兴致勃勃的回来了,然后招呼众人过去,皇帝带头走到靶场。

    众将刚到,远处跑步过来数队军士,他们手中拿着大伙从没见过的兵器,盛庸眼尖,立刻叫道:“火铳?”

    靖难时南军就常用火铳,但显然,洪熙刚造出来的火铳和他们见过的不一样。

    这火铳和明中后期的鲁密铳已经极为相似。

    在朱高煦的指点下,大明工匠们,直接跳过火绳枪,打造了燧发枪。

    火绳枪和燧发枪原理相似,只要有略懂的人提醒,技术到位,很容易直接跳过。

    大明现在就是一步到位,进入到燧发枪的地步。

    “来。”皇帝把众人叫到身前,并亲手拿过一杆,向众人示意:“这是我大明15式燧发枪,枪重九斤,枪长一百三十五公分,有效破甲射程为六十步,最大射程可以到一百二十步。”

    诸将一片哗然,很多人不敢相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