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朱文圭当然不认识朱瞻圻。 他不动声色排的后面,不停打量朱文圭。 朱文圭似乎儒家经典学的比较好,反正很尊师重道,看起来也比较成熟稳重。 “你有没有去见过你伯父他们。”杨诚小声的在朱瞻圻耳边道。 朱瞻圻摇头:“都不认识。” 除了朱允炆好像没出来做事,两个弟弟都出来当官了,像朱允熞现在是大罗府大罗县县令,也是他们学校所在地的县令。 吃饭的时候,有个老师跑了进来,大声道:“今天中午学校安排去参观制作黑糖,想去在饭后到食堂后门集合,按班级编号,自己排成两队。” 杨诚立刻问:“去吗?” 朱瞻圻不想去,感觉和自己无关,但他想了想后,还是问杨诚:“你想去吗?” 杨诚点头:“我早看过了,当年跟着我父亲就看过——”他听朱瞻圻的意思,似乎没什么兴趣,便又道:“陛下让你到海外来,这些东西,最好还是了解下。” 十三岁的杨诚显然比朱瞻圻成熟,这番话也是说到点子上。 皇帝让你在马六甲附近上学,你得多了解这边的事。 现在整个马六甲附近都是大明组织种的甘蔗,其中有少量是国营,大部份都是民营,然后朝廷按标准价收购,再弄成白糖,卖往其他地方。 可以说,目前马六甲这边,白糖还是主要的产业,香料反而其次,因为面积不能和白糖比。 而且朱高煦还没有顾到香料,这边的香料,基本都原土人在弄,且在各种小岛上,原本到十五六世纪产量才大幅上升。 朱高煦现在凭海关税和白糖产业,已经有足够的收入,所以暂时没管到香料,任其自然发展。 朱瞻圻听了杨诚的话后,又看向妹妹朱敏儿,朱敏儿果然点头道:“我想去。”于是三人决定下午去看制糖。 朱瞻圻开始不理解为什么妹妹也要出来读书,包括皇宫里几个母妃都是这种想法,朱高煦把女儿都送出来读书他们真是不理解。 但到了马六甲后,朱瞻圻隐隐有点明白了,妹妹天生对很多稀奇的东西感兴趣,而且性格开朗,乐于结交朋友。 有一次杨诚甚至对他悄悄说,陛下开明,各种改制,说不定将来公主也能出来当官或经商。 当时朱瞻圻极为震惊,女孩也能当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