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石头往堡东去,那边有他的房子。 回到家看到一个皮肤黑黑的婆娘正在家门口的农田忙活着。 这是他在当地找的婆娘,一个苏门答腊土人。 徐石头常年在海外,也需要解决相关问题。 朝廷也经常送来越人、吴哥人单身的小娘,有愿意的可以带回家。 他没看中越人吴哥人,看中了一个苏门答腊土人,当时也是吓坏大伙了。 这土人和他语言沟通不了,两人都是用手势。 时间长了,还有了默契,通常他拍拍对方后背,土娘就知道转身趴下。 徐石头开始也是当工具人,时间长了后,居然还有点感情。 对方很温柔,也懂照顾他。 有次他生病,对方也是忙前忙后。 但徐石头不想把她带回大明,主要是怕乡里乡亲的取笑自己。 “阿茉,我要走了。”徐石头走到她身前,向她比划着,指向海外。 女人笑着点头,以为他又要出海巡逻,海上训练。 “不再回来了。”徐石头又比划了下,女人还是对着他笑,还指了指田,意思今年收成不错。 徐石头烦燥的扰了扰头,当天也是无语。 第二天一大早,他如约来到指挥衙门,发现里面来了很多人,几乎都是和他一样准备退役的军官和军士。 其中军士们,都是四十岁以上的老军户,有的在当年就带着儿子出来,所以父子同在的也很多。 方延平热情招呼大家就地坐下,现场哗啦啦坐了有一百多人,然后都在交头接耳。 这些军户来自全国数省,但在海外和旧港这么久,也都成了好兄弟。 徐石头身边也坐着几个苏州老乡,都是镇海卫的老兄弟。 有个老徐头,和他同村,已经四十二岁,肯定要退役了,年纪太大,跑不动了。 “兄弟,安静下啊,方指挥使有事有说了。”一个千户这时叫了起来。 现场慢慢安静下来。 方延平走到前面,看了看众人,大声道:“本将接到圣旨,先代表当今陛下,谢谢诸位兄弟在外海驻守多年,为大明帝国镇守八方,扬威海外,立下汗马功劳。” “陛下说,非常感谢诸位兄弟,祝诸位兄弟,一路顺风。” 说罢,方延平双手抱拳,向众人简单施了个礼。 人群顿时很多人动容,有人立马叫道:“多谢陛下,陛下万岁。” “万岁。”很多人热泪盈眶的同时高呼,因为将要离开多年的军营。 接着方延平道,按最新的大明律,军户,可世袭也可不世袭(主要看官阶和是否讨逆亲军),由军户们自主选择。 众人凝神细听。 讨逆战前,参与陛下的兵马,与讨逆战后,跟随陛下的兵马,退役待遇又不相同。 旧港前卫中有原征安南的明军,划归为,讨逆战前跟随陛下。 原郑和的水师,划归为讨逆战后跟随陛下。 徐石头和老徐头两人扭头对视一眼,心中都在骂陶得贵,特娘的,你不会早点投降了陛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