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要拆份,这损失可是更大。 史腾云见他不舍,便道:“表面上拆了,其实还是算你们家的,兄弟们帮你拿着而已。” 史腾风没说话,因为据说现在要造新的大明田地证,一旦拆了,粮田上证,以后在法律上,就真的不属于他了。 “族中也没这么多兄弟可分家。”史腾风犹豫了下道:“最多只能拆成七八份。” 他堂兄弟不多,有七八个,但还是不够分。 “那一千亩以上,税三成。” 亩产两石计,税三成也就六斗,比朱棣时代的税轻了。 但亩产三石计,税三成就是九斗,比朱棣时代又重了。 “啊呀。”史腾风捂着脸,骂道:“原以为赶走了一只狼(朱棣),没想到又来了只吃人的虎(朱高煦)。” “你得赶紧办。”史腾云道:“我罩不了多久,上面会有都察院和锦衣卫下来查,这皇帝可不是善类,天下宗室的田,都被他没收光了,全分掉了。” 史腾风犹豫了下,突然道:“你们县衙不说,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家有一万多亩田?” 他的意思,是想让史腾云帮他掩盖。 史腾云脸色微变:“所有大户们,都会现场堪查的,然后对比朝廷黄册,瞒不住。” “来的人能收买吗?每年差距几千上万石呢,多花钱也值得。”史腾风想着,如果能花一万两摆平,非常值的。 史腾云想了想:“可以试试,不行再拆。” 史腾风又道:“家中还有这么多商铺,还要收税,怎么办?” “这个你放心,我已经为你上报了,每月核税五两。” “哈哈。”史腾风大笑:“县衙就能上报?” “和当地锦衣卫一起干的,苏州府锦衣卫百户和我关系不错。” 兄弟两相视一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感觉这下可以瞒天过海了。 没几天,京城来人了。 江南是大明粮赋重地,皇帝也极为重视,距离京师又近。 于是京师都察院、锦衣卫同时来到昆山。 县令史腾云专门到官道上迎接,当晚就安排到当地最好的酒楼。 酒足饭饱之后,做陪的史腾风给来的五个人,每人送了两千贯宝钞,一千两白银。 这会也没银票,一千两白银是相当多的,每个要弄个大箱子带着。 来的人有监察御史胡卫文、周国民,锦衣卫总旗袁小牛,费阿宝、谭林。 五个人喝了好酒,拿了宝钞和银子,最后被送到当地的红楼怡红院,住了一晚后,第二天,神清气爽的再次出现在县衙。 县令史腾云非常高兴,因为昨天这五人吃饱喝足,还拿了银和钞。 宝钞虽然现在不受欢迎,但还是能用,两千贯宝钞,这会大概还有七八成的购买力吧,也没贬太厉害。 第二天就是公事公办了,史腾云把这边准备好的材料给他们看了看,最后道。 “按本县自查评估,明年可收田税四万三千石,商税三千八百两。” “本县三个红楼,十年牌照拍了六十八万。” “税收每年为三万三千两,全县各计,明年各类税银十万六千多两。” 胡卫文面带微笑看完材料,心想陛下预估全国各县府平均的税银有五万两,最富的昆山才这么点,岂不是开玩笑? 他想了想后,更道:“昆山县共有粮田四十二万亩。” “亩产在2.5-3石之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