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岂能如此放过。”李景隆好像还不服。 眼看着群臣要吵起来,朱高煦便挥手:“行了行了,都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总不能如此心狠,朕意已决,将齐王一家,发配大澳,永不回明。” “陛下仁厚。”现场又是一片叫声。 宁王听着仁心仁厚,仁厚这种词,气的脸都绿了。 高煦这逆子要仁厚,我大明就没有恶徒了,比他父亲朱棣还狠十倍。 齐王的事,就这么一笔带过了。 齐王定罪谋反和行剌皇帝,家人发配大澳。 这件事刚过,礼部尚书宋礼就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以为,大明宗室制度,已经严重影响大明税赋,官员风气,百姓舆论,甚至大明帝国的根基和安稳,臣请求,立刻改制,以安天下万民和群臣之心。” 朱高煦道:“宋部堂说的也太夸张了,那有这么严重。” “陛下,”宋礼脸红耳赤大声道:“大明上下一万多官员,殚精竭虑为陛下效力,治理大明朱氏江山,然每年所得,不及藩王们十分之一。” “臣斗胆,就陛下的讨逆勋臣,为陛下夺得万里江山,公侯所封,加起来不如一个藩王,这-——公平吗?” “不公平。”朝堂上很多人轰然大叫。 藩王们一个个脸红通红,敢怒不敢言。老子出身好,有本事你们也出身帝王家啊? 朱高煦脸色铁青,好像很不高兴的模样。 “陛下,蜀王朱椿占据天府七成肥沃的粮田,百姓和朝廷加起来都不如一个蜀王。” 蜀王嘴角微抽,高煦啊,我昨天都表态,愿意全部上缴了,不用这么狠吧? “荆襄两州方圆百里之内,几无百姓之田。” “其余藩王庄院和农田,无不万亩以上,又不交税。” “陛下要税改,要天下官员和读书人交税,那藩王们呢?” “按宗室制,以后藩王越来越多,百姓和朝廷的田越来越少,敢问陛下,几十上百年后,朝廷税收从哪来?百姓的田从哪来?” 说到激动处,宋礼扑通跪下,大声道:“臣愿死谏,请陛下改制宗室,以抚万民,以安社稷。” 扑通扑通,很快大殿里跪满了文武大臣,纷纷大叫,请陛下改制宗室,以抚万民,以安社稷。 大殿的文武大臣们跪满了一地,诸多藩王都又惊又怕的站在原地。 突然。 扑通,蜀王朱椿抢先跪在地上,大声道:“臣请陛下,改制宗室,以抚万民,以安社稷。” 宗室们纷纷看了他一眼,接着甘心也好,不甘心也好,纷纷接着下跪。 很快,整个奉天殿里,都是请皇帝陛下改制宗室的声音。 呐,不是朕逼你们,是你们大伙一起让朕改的,朱高煦无奈的想着,然后回头看了眼史官,你们这个史书,后面要写清楚了,是大伙自愿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