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通济门边上的妙花楼二楼。 几个男子正搂着小娘,喝着花酒。 透过窗户,其中有个人眼尖看到了徐钦:“那边不是徐钦么?边上是他老子徐辉祖吗?” “是废魏国公。”有人也马上道:“他能活到现在,也是奇迹。” “今上仁厚,还未对其禁足,比起废纣王是宽容多了。” “今上以云南一隅,起兵讨逆,还成功了,简直千古奇功--” 这桌上有五个男子,先后有两个开始吹朱高煦。 坐南边的男子看起来有三十岁左右,这时侧身拍拍怀中的小娘,那小娘识趣的起身。 男子再挥手:“你们先出去。” 包厢里的小娘们纷纷退去。 “云台兄又要大放厥词了吗?”对面有人笑道。 “当洗耳恭听。”又有人起身,走过去看看门外,然后再轻轻关上包厢大门。 被称云台兄的是江南学子,苏州昆山县人,姓史,叫史鹏飞,字云台。 史氏是当地望族,昆山首富,自隋唐起,就是昆山著名豪门乡绅,历史上出过很多高官才子。 史鹏飞见门关上后,冷然道:“你们不要高兴太早,听说明年开始,今上要改革,官绅一体交税,咱们读书人的优免也没有了。” 几个读书人一听,表情微微有点不自然。 明朝大概是读书人最好的时代,当时的读书人简直就是特权阶级,享有诸多特权。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免除徭役,根据大明法律,读书人只要成为秀才,就可以免户内二丁差役,而明朝的徭役很重,一般家里有二十亩地的农民,如果家里不出个秀才,不出几年,就会因为徭役破家荡产。而且这个特权造成了明朝后期,随着一个县里秀才举人越来越多后,老百姓分担的徭役会越来越重,越来越穷。 第二个特权就是使唤奴婢,明朝只有秀才以上才可以养奴婢。 第三个特权就是法律优待,读书人犯了重罪,先要革除功名才能对他用刑,如果是轻罪只能让学院处分了事。 第四个特权就是粮赋的优免,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优免,在万历时经过多次修改,以当时的新例看:现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外官减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进士优免田最高可达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看看到了万历时期,一品大员可以优免一万亩,举人都能优免一千多亩。 这就导致了所谓投献,即地主富人纷纷把田挂到举人和秀才名下,享受免税,然后再给好处举人和秀才,大家一起享受朝廷的特权。 到明中后期,这样的结果是,有钱有田的不用交税,大量的税赋压在普通老百姓身上。 第五个特权是廪膳生员制度。 就今天在场的五位江南学子,个个都有秀才生员的身份,其中有四个人身上被别人挂了粮田。 按明年洪熙二年的新税法,读书人优免没有了,以后所有人的田都要交税。 “今上不会这么干吧?”有人立刻质疑:“今上为方孝孺等翻案,重用读书人,岂会对读书人做出这种事来?” “今上以武力夺取天下,有什么事不能做?”史鹏飞冷笑道:“天下谁敢反对?” 四周一片沉默,很多人刚才还挺开心的,被史鹏飞一说,都不开心了。 “而且不只是税赋的优免。”史鹏飞又道:“我听说,读书人所有的优待都会取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