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南城大营。” “走,砍了他。”吴高厉声道。 原本这赵彝的后代,最后一任忻城伯赵之龙在大明享受富贵几百年后,满清下江南时,又带头投降,继续光宗耀祖。 他肯定想不到,自己和儿子赵荣今天会莫名奇妙死在大同,赵氏一支也赫然断绝。 九月上旬,吴高带兵突袭南城大营,杀赵彝,举大同而降瞿能。 —— 龙江码头的江面上船只如云,整个直隶能动员的船,基本都被征调到这里。 孟善的水师也来到龙江码头。 到处都是人群和物货。 太子要把大量的粮食和银财,还有兵马,家属运往北方。 很多人不想走,但也没办法。 好在太子并没有强制官员们,只说愿意跟着去北平的就跟他们走,所以这几天京师里的官员异常的安静。 因为只有少部份官员愿意举家跟着他们,比如杨士奇、杨荣等人。 他们都是朱棣上台后重用的,杨士奇更算是太子老师,两人不敢留在京师,携带家属都上了往北方的船。 今天的码头非常混乱,人们争相拥挤,不时还有哭喊声。 前几天龙江码头走了一批船,运的都是金银之物,还有朱棣部下重要军将,勋贵的家人。 今天太子启程,并早早的上了一艘刚出厂的两千料宝船。 随行约三百多艘大小船只,加孟善数千水师。 这几乎是京师走的最后一批,后面也没什么东西可带走。 现在他们在等最后一批人上船。 这是京师的工匠和家属,朱高炽奉命把会造船和造炮的工匠,都带到北平去。 很多人不想走,但也没办法,被锦衣卫押着上船。 到午时一刻时,太子的船率先离港,接着陆续有船离开。 百官们在码头恭送,看到太子的船离岸时,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 但这会大伙都还不敢表露,四周还有锦衣卫。 众人盯着大量的船只缓缓离开龙江码头,心里各怀鬼胎,想着心事。 码头的东角落上,杨荣正看着面前几个同僚。 “你们真不走?” 他身前站着胡广、金幼孜、胡俨、黄淮等人。 几人同时摇头,默不出声。 朱棣连京师都不守,实在让京师的官员们震惊。 当年靖难时,有人也建议建文帝迁都,退往南方,建文帝都不敢这么干。 可朱棣前方大败之后,连京师也没回,直接跑回北平了。 说实,大伙心里,这会都在鄙视朱棣。 “杨兄一路顺风。”金幼孜这时抱了抱拳,长叹一声:“快上船吧。” 杨荣想了想,咬牙道:“汉王对读书人可不友好,你们真不考虑?” 几人面面相觑,然后还是摇头。 “哎。”杨荣也长叹:“诸位-——保重。” 转身往船上去,他一步三回头,不时看着南京城高大的城墙,满眼都是不舍。 “我们会打回来的。”杨荣心里默默的想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