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洪铮也不介意他的江湖习气,笑道:“三里左右。” “这么远?”陈祖义有点不敢相信。 这时代普通水师的炮,最多也就打到一里以上。 “工匠们改进过,好像火药不同,炮身较长,所以威力更大,打的远。”洪铮道:“陈将军在海上经验丰富,一会可以看看他们打炮。” 当然要看看,陈祖义还是不相信。 “好像汉王想到的。”洪铮又加了句:“记得当年在云南,汉王经常召工匠们议事。” 陈祖义更震惊,汉王还能懂这个? “汉王无所不能。”两人身后有媚笑道。 洪铮转过头,看到纪纲谄媚的站在原地,伸手拍拍纪纲的肩膀:“纪指挥弃暗投明,大王知道一定会重重有赏。” 纪纲那笑容比哭还难看:“汉王天命所归,末将也是顺应天命。” “走,看咱们怎么教训朱能。”洪铮哈哈大笑。 洪铮原本是镇守云南的大将,随着朱高煦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形势越来越好,朱高煦调他到前线。 洪铮带了一万步骑从云南到交趾,然后在交趾坐船,先到广东,再到福州。 而且他运气好,讨逆军正好在交趾抓到去打探消息纪纲。 纪纲一看情况不对,立马说出一个惊天消息,朱棣好像密谋打福州,纪纲也是偶尔间偷听到的。 洪铮原本就准备支援湖广,从福州登陆,正好借这机会领兵北上,随同过来的,有交趾附近部份水师和广东、福建水师,包括郑和投降的所有宝船大船都被征用。 此时对面的陈志、刘荣两人根本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什么。 这两人常年在北方领兵,靖难难前一个是指挥佥事,一个是百户,估计以前连船都没见过几次。 在他们的印象中,靖难中唯一看到水师就是陈瑄率水师投降燕王,载着燕军渡江,一直来到南京城下。 水师差弱的感觉肯定被他们牢牢记在心里。 近十万官军从福州城东西两侧往南岸集合,密集的排列在岸边,陈志还生怕叛军不上岸,等着给叛军痛击一场。 至于船上有炮,他们当然想过,福州城不也是有炮,他们不是一样进攻。 就在陈志和刘荣准备痛击叛军水师的时候。 陈祖义的船率先横过福州城南门,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从右侧出现。 郑和两千料宝船原本的火器配置,即大中型火炮30门、小型火炮(碗口铳)数十门、单兵火器100门,以及各类神机箭、爆炸类火器若干,当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存在。 朱高煦拿到手上,已经进行若干改装,取消了大量的小型火器,两侧分别有五门洪武大炮,五门他自己造的中型火炮(长型加重炮)。 全船大中型火炮二十五门,小型碗口铳类十门,主要的武器,定为火炮。 “开炮。”就在这时,陈祖义一声令下。 轰,轰,轰。宝船右翼十门火炮先后打响。 紧接着,他身后一艘艘海船紧跟在其中,所有船的右翼火炮,连绵不绝,对着岸边打响了大明历史上目前为止最大的炮战。 铺天盖地,连绵不断的炮弹轰向岸边。 站在南岸的陈志和刘荣看的呆若木鸡。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