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离心离德-《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2/3)页

    然后是三个指挥使,苏州附近的镇海卫指挥使陶得贵,杭州附近海宁卫指挥使高庸,福建镇东卫指挥使崔勇,这五个人各领一艘五千料大船。

    郑和船队的一万多人的军士,基本都来自这三卫。

    他的船队从苏州出发,第一站就是到福州,其中大部份是苏杭两卫的人,在镇东卫又带走福建水师两千人。

    二月初一上午,郑和召集洪宝,陶得贵,高庸,崔勇,五人一起找了无人的海边,大伙看着大海,相互沉默了片刻。

    郑和召集大伙商讨什么事,其实大伙都心里有数,但好像谁都不愿先开口。

    郑和一会看看海面,一会看看诸人。

    洪宝是他心腹,又是他同乡,基本只会跟着他,他决定干什么,洪宝肯定会跟随。

    陶得贵是苏州指挥使,有部份家人都在苏州,听说其侄子以前在苏州跑商,隐得贵为人也很精明,说话真假难分,很难猜到他的心思。

    高庸,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朱棣干了件蠢事,把天下所有姓高的加重税。

    高庸原是应天卫千户,当年跟着李景隆打开应天府大门,靖难后升金吾后卫指挥佥事,也算立下功劳。

    但朱棣后来把天下姓高的加了重税,据说高庸老家的亲戚也受到影响。

    永乐二年,朱棣再升其为海宁卫指挥使,其实有弥补安抚他的意思。

    郑和盘算着,高庸心里,恐怕对皇帝陛下,也是有点小意见的。

    至于崔勇更麻烦,福建镇江卫指挥使,现在福建可是汉王的地盘,他的家属也全在镇江卫。

    郑和看过众人一圈,感觉有点不妙。

    五个人在海边吹着海风,俱不说话,不一会,那崔勇就受不了。

    崔勇身高马大,嗓门也大,于是第一个开口:“郑使怎么说?下一站去哪?”

    众人纷纷看向郑和,郑和却不动声色,反问:“崔将军有什么想法?”

    崔勇马上道:“依末将看,当然去爪哇。”

    “上次满者伯夷的西王,说了要赔偿五万两黄金,这事朝廷应该有了回信,陈喜怕还在哪边等咱们吧。”

    陶得贵这时小心翼翼的道:“听说爪哇以北的旧港,已经被——明军占据。”

    他不敢说叛军,思来想去,反正叛军也是明军,出了海外,大伙都是同乡。

    洪宝嘴巴张了下,还是没说话。

    他原本想说,旧港的明军会不会攻打我们,不过现在大伙都没捅破这窗户纸,也都没提汉王造反的事,所以他赶紧收住嘴。

    郑和也是一头乱,不知道下一站该去哪,他索性也想拖延下:“那就这么定了,去爪哇,看看陈喜有没有得到朝廷的回令。”

    其余诸将都表态没问题。

    郑和想召他们议事,但几人就说了这么几句,郑和感觉问题挺大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