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忠一动不动站在城头,等看到朱能最后一股骑兵消失后,徐忠双眼一闭,深深吸了口气,全身涌起一阵无力感。 靖难中他跟着燕王,打过胜仗,也遭遇过惨败,最惨的一次,他刚上阵就被一箭射在大拇指上,徐忠当时直接砍断手指,导致他现在已经不能用弓箭。 当年即使吃了败仗,徐忠也没有产生过绝望和无力感。 但这会,他深深感觉到了绝望和无力。 “永康侯,我们什么时候出发?”这时他身后一个指挥佥事小声的问他。 朱能让他们步营和其分开,走水路也好,走陆路也罢,随他们。 主要的意图,明显是为了吸引朱高煦的火力。 也就是等于放弃了他们七万步营。 这可是七万活生生的人啊。 哪怕朱高煦真有五万骑兵,七万步兵在徐忠眼里,还是可以与其一战的。 朱能能带着一万多骑兵跟他们同行,徐忠有信心,把绝大部分人带回长沙。 可现在,朱能先跑了。 徐忠这时冷静的想了想,缓缓道:“汉王已经占据祁阳,咱们要是还走水路,祁阳是必经之路,到时汉王沉几条船在河里,立马就能把咱们七万兄弟堵在祁阳,到时就真的完蛋了,况且,也没这么多船带七万人。” 边上诸将纷纷点头,但也有人道:“如果走陆路,汉王有五万精骑,很容易被截到,恐怕更惨。” 大伙又是纷纷点头。 徐忠想说,汉王恐怕没有五万,不过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很多人皱起眉头,陆路不好走,水路也不好走,怎么办? “特娘的,不如降了算了。”有人突然开口道。 “嘶”周围诸将都是倒吸口冷气,大伙死死瞪着那人。 现在能在徐忠身边的,基本都是指挥使级,另有少数徐忠的心腹手下千户,百户。 这人不顾现场这么多人,公然说出口,着实把所有人吓一跳。 徐忠也扭头看去,有点面熟,很快想起来,靖难时,这人好像是丘福的百户,现在是某个卫指挥同知,姓俞。 靖难时,丘福和汉王关系不错,估计这人也和汉王有过交集。 “混帐,你说什么,来人,把他拖下去,砍了。”徐忠当场大怒。 四周诸将赶紧纷纷求情,有人说俞兄弟是不是上午喝酒了,说什么糊话,快向永康侯赔罪。 诸将都在求情,徐忠对着他骂了几句,便找个台阶,下不为例,再敢胡言乱语,定斩不饶。 按理说姓俞当众说降,无论如何都是要斩的,但徐忠居然没斩,他的反应,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而且徐忠不但没斩,朱能走后,他率七万兵马就在永州府停驻,并没有急着离开。 此时讨逆军随时可能进入湖广,后面还有汉王兵马截路,徐忠却按兵不动,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当天下午,天还没黑,永州卫指挥使吴金福,找到刚才说投降的俞行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