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军打仗的关键要素,水源一定要保障。 朱高煦这时问沐晟:“以西平侯看,这仗要打多久?” 西平侯想了想:“伪胡人口有限,兵马不够精锐,朝廷有大义在先,民心士心不足,一年内平定应该没有问题。” 历史上大概也就打了一年左右,所以西平侯说的还算靠谱。 明军当然也和往常一样的操作,要师出有名,所以一边打一边发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这檄文有没有用不知道,反正古代打仗都这样,先发檄文,贬骂对方一通再说。 朱高煦这时缓缓道:“若能拖上一两年,对我们大有益处,怕就怕朝廷会在这一两年内,从云南查探到什么,不过现在咱们用麓川要反的借口,加上南征安南,可以控制云南进出通道,可这种事也不能干太长,时间一长,朝廷必有怀疑。” 云南有个好处,到京师距离远,如果不是用八百里加急,正常的通信,最少半年才能一个来回。 而且这边多山,隔壁贵州和广西也是,无论走那条路,山路都挺多的,这就延缓了消息的传递。 王景弘九月份回京师,年底可到京师,朱棣看不到杨大用,知道麓川要反,肯定要下命令给云南都司和布政使,决定下一步的打算。 传到云南就是最少明年二三月份,云南那边再拖一拖,拖到回京师的消息可以在七八月份。 只要朱棣没有确实的证据,没有怀疑,朱高煦就还有时间。 就怕朱棣在这一年里得到重要的消息,抢先布置。 所以朱高煦首先要希望朱棣没有收到有用的消息,然后尽可能拖到打完安南。 只要打完安南,他马上就反。 因为他所有的计划,都要在安南实施。 西平侯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按汉王的妙计,如果能拖一年为更好。” “事在人为,尽力吧。”朱高煦嘿嘿一笑,抬头看向四周。 此次他抽调的兵马,绝大部份都不是精锐,因为精锐现在都在云南集训,但他有信心不会在安南战场上惨败,这些兵马还可以用以战养战的方式,打上一两年后,也可能变成精锐。 按明廷的战术,他们将在白鹤与张辅会师,但朱高煦决定打慢点,让张辅先行。 “张辅第一次单独领兵,必然立功心切。、”朱高煦这时道:“他的东路军人马众多,如果咱们打慢点,他肯定急着往前打。” 西平侯笑了笑,如果北路军是其他人领兵,张辅可以弹劾他进兵缓慢,不遵军令,但现在是汉王领兵,他们就算走慢了,逾时了,张辅也无话可说。 当下,北路军缓慢向前进军,朱高煦十月从临安卫出发,十一月才到蒙自,十二月沿江到来安南边境的河口,一月打破猛烈关,进入安南腹地。 而此时,张辅的三十万大军,已经来到白鹤,左等右等,没等到朱高煦的兵马。 —— 永乐三年一月。 年轻的张辅意气风发站在高处,看着四周连绵不断的明军大营,心中非常激动。 靖难成功后,明廷第一次对外征战,张辅意外得到一路军主将的身份,让人大跌眼镜。 第(2/3)页